初中生語文閱讀及答案

  對於初中生來說,打好語文基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生語文閱讀題***一***

  ①12年生肖一輪迴,今年又值羊年。進入中國文化中的那隻“羊”,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家畜,更像是一個文化靈物。他被人們附著了諸多觀念,如吉祥、美好、公正等,具有了多樣化的象徵意義。

  ②首先,羊是吉祥的象徵。被史學界譽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國寶四羊方尊,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銅方尊。尊是商代大型盛酒器,用作祭祀禮器。在商代人的觀念中,“羊”通“祥”,寓意吉祥。把犧尊鑄成羊形,除了有把吉祥獻給祖先、神靈之外,恐怕還有對羊等家畜興旺的一種精神祈求。

  ③此後,羊為祥瑞的觀念一直深浸於中國文化之中。每逢歲首,中國人多言“三陽開泰”,以示吉祥。由於“羊”與“陽”通,民間或書作“三羊開泰”,或繪作吉祥圖案。傳統的圖案則繪3只羊在陽光下吃草來表示,有好運即將到來之意。又如,廣州市“羊城”之說的由來,也與羊兆吉祥有關。相傳周朝時此地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向上天祈求,感動了上蒼。5個仙人騎著口銜穀穗的5只羊降臨此地,將穀穗贈與人們,並祝願這裡永無饑荒。仙人離去後,5只仙羊則變成石頭留在了人間。

  ④其次,羊是美的化身。按《說文解字》解釋:“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對此,學者們有不同的見解,或說“羊大為美”,或說“羊人為美”,或說羊的美質在於“交換”,用羊作為等價物,可以換回很多自己需要的東西。

  ⑤也有研究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以羊為美,源於古人對羊生產過程的崇拜。羊生小羊,胞胎出母體後,母羊咬破胞衣,小羊羔從裡面掙脫而出,這種胞胎的產育滑溜順利,母羊沒有太大的痛苦。人類的生產過程則不同:嬰兒先在母體中掙破胞衣,四肢伸張,形體變大,母親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所以,人們就希望人類生產如羊般的順利。

  ⑥第三,羊代表著公正。獬豸 ***xiè zhì***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其原型是羊。“獬豸,一角之羊也。”其形狀如羊,額上一角,雙目有神,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墨子》中就有關於齊莊公讓獬豸來斷案的故事。

  ⑦有學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實起源於遠古的遊牧部落。其原初的情境是: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內進行,讓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靈的威懾下產生悔過之心。獬豸的原型其實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師。由於獬豸是公平正義的象徵,後世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又稱為“獬豸冠”。

  14.本文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羊”的文化象徵意義?***2分***

  15.指出本文的說明順序,並找出關鍵性詞語。***2分***

  16.第⑤段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結合文意分析其作用。***2分***

  17.2015年又值羊年,一些“十羊九不全”的“羊年厄運”說法也悄悄在民間流傳開來。請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談談你的看法。***2分***

  初中生語文閱讀答案:

  14.羊是吉祥的象徵;羊是美的化身;羊代表著公正。

  15.邏輯順序。首先、其次、第三。

  16.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以人生產的疼痛和羊生產的順滑作比較,突出說明了人們以羊為美的原因。***或突出了人們以羊為美的原因是源於古人對羊生產過程的崇拜。或人們之所以以羊為美,源於古人對羊生產過程的崇拜。”***意對即可。

  17.這種說法毫無道理。首先,“羊”通“祥”,寓意吉樣,羊是吉祥的象徵。其次,羊是美的化身,按《說文解字》解釋:“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因此,羊是美與善的化身。“羊年厄運”的說法是毫無依據的。

  初中生語文閱讀題***二***

  ①被譽為“南閩第一峰”的九侯山位於詔安縣金星鄉,總面積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區25平方公里,主峰西山岩海拔1120米。據《漳州圖經》記載,“大禹後裔,九人入閩,歿而為神,各主一峰,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②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樹奇”聞名,景觀瑰麗,置身其間,如臨仙境。

  ③九侯之峰,雄偉險峻。九侯山雲霧迷濛,群峰如蒼龍穿行於雲海,峰頂有數十塊巨石,疊簇而立,這些巨石姿態萬千,情態各異。有的峭然獨立,如金雞護蛋;有的端莊安詳,似金蟾蟄伏;有的憨態可掬,猶老牛臥眠;有的二石對立,像“大聖拜觀音”;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

  ④九侯之水,秀美神奇。九侯山主溪流全長近20公里,最具特色的是鬆澗泉飛瀑。每逢夏季,一泓清泉從天柱峰飛流直下,與鯉魚巨石撞擊後形成三疊飛瀑,遠看如一尾巨鯉衝波擊浪逆流而上。相傳開漳聖王陳元光平定“靖安之亂”後,帶領將士來到這裡,見泉水清澈,就取劍在石頭上用泉水磨礪,頓時劍光逼眼,以劍劈石,石頭裂成兩半,後人在石壁上刻下“試劍”二字作為紀念。若將泉水置於瓶中,水終年不沉澱、不生苔,清冽甘美。

  ⑤九侯之樹,榮茂奇麗。山上原始森林密佈,落葉覆蓋,厚達一尺。“陰陽樹”則是九侯山的標誌景觀。所謂“陰陽樹”,乃為兩棵高山榕。其中一棵的樹根生長在一塊狀若花瓶的巨石下,樹幹緊貼著石壁,樹冠茂密,宛如開在瓶中的花朵,距花瓶石約2米處生長著另一棵高山榕。不可思議的是,這兩棵樹在同樣的土壤環境中卻是此消彼長,一枯一榮,互為陰陽。

  ⑥“鳴鳥穿巖唱孟秋,浮雲繞樹畫中游。洗心聖地添新景,試劍清泉依舊留。”九侯山雖然不如武夷山聞名遐邇,但是其秀麗的風光,神奇的傳說仍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駐足品賞,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

  ⑦南宋理學家朱熹任漳州知縣期間,曾察訪九侯山,見九侯山鍾靈毓秀,立刻用茅草臨時紮成一支大筆,當場書寫“西齋”二字,如今這塊牌匾依然懸掛於千年古剎九侯思禪房的竹門楣之上。明代大儒黃道周題寫的“洗心之藏”的匾額也懸掛於寺中正殿。福勝巖左側石壁上刻著清代貢生吳泰來題的“穀神玄牝”,這四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九侯山並不大,卻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共生共榮,和諧相處,真正體現了有容乃大的哲學思想。

  ⑧九侯山上還散落著眾多的摩崖石刻。元朝高僧無礙手書的“九侯名山”、明朝雲南參政羅汝芳鐫刻的“天開”、清朝舉人林天翔題跋的“萬山第一”等30多處珍貴的摩崖石刻,無疑是最好的證明。

  ⑨九侯山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山上的每一棵奇樹,每一塊異石,無不訴說著神奇的故事……來吧,讓你我走進翰墨飄香的丹詔大地,擁抱這夢幻如詩的九侯山水!

  9.閱讀第2-8段,文中從哪幾方面介紹丹詔名勝九侯山?***4分***

  10.選文多處採用引用資料的說明方法,請舉一例並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

  11.文中劃線部分與下面改後的句子語言各有特點,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4分***

  【改句】這些巨石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兀自獨立,有的二石並立,人們根據石頭的形狀和情態特徵,把它們叫做“金蟾石”、“牛眠石”、“八戒娶妻石”……

  初中生語文閱讀答案:

  9.⑨九侯山自然景觀瑰麗***九侯山峰峻、水秀、樹奇***;②九侯山東文化底蘊十分艱鉅深厚。***4分***

  10.示例一:第①段引用《漳州圖經》的記載;作用:說明九侯山名字的由來,使說明的內容便宜加充實可信。***4分***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陳元光率領將士來到鬆澗泉試劍的傳說;八作用:說明九侯山之水洗脫秀美神奇,使說明的內容更加充實,文章的趣味性。***4分***:

  示例三:第⑥段首句引和詩歌;作用:說明九侯山風肖秀麗、傳說神奇,使說明的內容更加充實,增添詩情畫意***富有文學色彩***。***4分***

  11.示例一:我喜歡文中的句子;文中句子採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九侯山的山石姿態萬千、情態各異,使人們對此特徵有更直觀的瞭解,語言生動形象。***4分***示例二:我喜歡改後的句子;改句採用簡潔的語言,說明九侯山山石不同的形態特徵,語言平實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