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複習題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一起來看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複習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複習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哪種不是鳥類*** ***

  A.家鴿 B.野鴨 C.褐馬雞 D.蝙蝠

  2.家鴿最發達的肌肉是位於*** ***

  A.頭部 B.胸部 C.腿部 D.背部

  3.關於腔腸動物,下列哪一項是錯的*** ***

  A. 珊瑚、海葵、海蜇是腔腸動物 B、腔腸動物一般是脊椎動物

  C.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和食物殘渣都由口進出 D.都是生活在水中

  4.蚯蚓通過下列哪項進行呼吸*** ***

  A.鰓 B.肺 C.體表 D.環節

  5.用肉眼觀察蚯蚓的體表,可以發現靠近其身體前端的幾節,顏色較淺且光滑,看上去象一個粗大的指環,這部分叫*** ***

  A.體節 B.剛毛 C.鰓部 D.環帶

  6.體表有外骨骼的是*** ***

  A.蛔蟲 B.蜘蛛 C.蝸牛 D.蚯蚓

  7.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

  A.鰓 B.肺 C.肺及面板 D.氣囊

  8.下列各項敘述中,僅是哺乳動物具有的特點是*** ***

  A.心臟分四個腔,用肺呼吸 B.體溫恆定

  C.能以草為食,可消化草纖維 D.胎生、哺乳,牙齒出現分化

  9.鯽魚不斷地用口吞水,由鰓孔排出水,其意義是*** ***

  A.讓食物隨水進***中,完成攝食和消化作用

  B.吞水排水,調節身體重量,有助於游泳

  C.吞入新鮮水,保持體內外水分的平衡

  D.水中氧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內,血液中二氧化碳滲出毛細血管排入水中,從而完成呼吸作用。

  10.下列哪項動物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 ***

  A.昆蟲 B.甲殼動物 C.哺乳動物 D.鳥類

  11.下列哪種是對人類有害的節肢動物*** ***

  A.蝗蟲 B.蜜蜂 C.河蟹 D.基圍蝦

  12.蝗蟲身體表面堅硬的部分是*** ***

  A.外殼 B.角質鱗 C.盔甲 D.外骨骼

  13.蚯蚓生活在什麼環境中?*** ***

  A.清澈、緩流、富含有機質的江河中 B.渾濁、急流、富含有機質的江河中

  C.潮溼、疏鬆、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 D.乾燥、疏鬆的河沙中

  14.能說明蚯蚓屬於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

  A.能消化土壤中的有機物,消化系統結構複雜 B.身體各節均生有剛毛

  C.體表溼潤適於生活在潮溼處 D.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

  15.下列哪項與蚯蚓的運動直接有關?*** ***

  A.剛毛 B.環節 C.滑液 D.體節

  16.鳥的飛行器官是*** ***

  A.鰭 B。羽毛 C。翼 D前肢

  17.下列動物中大腦最發達的是*** ***

  A.魚 B。水蛭 C海葵 D。鯨

  18.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是*** ***

  A.肺 B。牙齒 C膈 D。唾液腺

  19.海葵排出食物殘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門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細胞膜排出

  20.脊椎動物是指*** ***

  A.水生動物 B。陸生動物

  C.高等動物 D。有脊柱的動物

  21.家兔的心臟有*** ***

  A.一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一心室

  C.二心房一心室,心室中有不完全隔膜 D.二心房二心室,心臟左右兩側完全分開

  22.哺乳動物一般具有發達的皮毛,其作用是*** ***

  A.偽裝 B。保護 C。防禦 D。保溫

  23.煙波浩渺的海洋,奔騰不息的江河,碧波盪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來都是水生動物的樂園。由於人類的活動,地球上水域汙染日趨嚴重,鯊魚決定召集廣大魚類成員開會,一起商議將來的生存存大計。魷魚、鯽魚、娃娃魚、甲魚、鯨紛紛游來,連海馬也匆匆趕來……請回答⑴-⑸題

  ⑴、 這些動物中,有幾個是真正的魚類有資格進入會場*** ***

  A、1 B、2 C、3 D、4

  ⑵、鯽魚的呼吸器官是*** ***

  A、體表 B、鰓 C、肺 D、面板

  ⑶、屬於哺乳動物的是*** ***

  A、鯨 B、娃娃魚 C、甲魚 D、魷魚

  ⑷、屬於無脊椎動物的是*** ***

  A、鯽魚 B、魷魚 C、甲魚 D、鯨

  ⑸、“美人魚”的字名叫儒艮,是由於母獸給幼獸餵奶時常浮出水面,就像人類的哺乳,你認為美人魚屬於*** ***

  A、魚類 B、軟體動物

  C、哺乳動物 D、兩棲類

  24.根據表中資料,正確的分析是*** ***

  動物名稱 心臟佔體重比例% 每分鐘心跳次數

  蛙 0.57 22

  人 0.42 72

  鴿 1.72 135~244

  A鴿的心臟佔體重的百分比比其他兩種動物高,因此增加了飛行的負擔

  B人的心臟佔體重的百分比低,因此,人也可能會進行飛行生活

  C蛙每分鐘心跳次數最低,可以減少代謝對物質和氧氣的需求,更適於飛行生活

  D鴿的心臟佔體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迴圈迅速,是長期適於飛行生活的結果

  25.在蚯蚓的體表塗滿凡士林後,蚯蚓將*** ***

  A.呼吸正常 B。微弱呼吸 C。死亡 D。無法判斷

  26.胎生相對於其他生殖方式的優勢在於*** ***

  A.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 B。使後代數理大大增加

  C.增強了後代的體質 D。減輕母體負擔

  27. 鳥的身體裡有發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它們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

  A.肺和氣囊 B。氣囊 C.肺 D。氣管

  28.有位同學捉到一隻青蛙,他將它放在有較多水的魚缸中,準備精心飼養,觀察蛙的活動,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 ***

  A.無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氣 B。飢餓

  C.受到驚嚇 D。水質有問題

  29.在下列供選答案中選出適當的序號,填入下圖表的空白處,用以說明蚯蚓呼吸的全過程:

  A.體壁的毛細血管 B。體表黏液 C。氧氣 D。二氧化碳 E。血液迴圈

  外界氣體

  ① ② ③ ④ ⑤

  30.蜻蜓落在物體上休息時,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縮、舒張,不停的活動,這是蜻蜓*** ***

  A.在進行呼吸 B。在進行生殖

  C.肌肉疲勞的表現 D。在進行消化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複習資料

  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一、腔腸動物

  ***代表動物:水螅,還有水母、海葵、珊瑚蟲***

  1、腔腸動物的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其中大多數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蟲等;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P5圖

  2、水螅的體形輻射對稱,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後、左右和背腹,經過身體縱軸可以有多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輻射對稱***這種體形的優點:該身體結構便於水螅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從各個方向捕獲獵物、進行防禦。

  3、水螅的身體有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

  兩層細胞中間填充著他們分泌的膠狀物質。由內胚層構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與口相通。外胚層有多種細胞,如刺細胞,他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攻擊和防禦的利器,在觸手處尤其多。

  4、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5、腔腸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海蜇經加工後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可堆積構成珊瑚礁,它不僅可以形成島嶼、加固海岸,還為海底的魚類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二、扁形動物***代表:渦蟲 ***

  1、蝸蟲的身體背腹扁平,形狀像柳葉。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眼點。腹面有口,口內有一個管狀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動物。吃進去的食物在腸內消化,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從口排出,有口無肛門。可以分清前後、左右、背腹。 P6圖

  2、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也稱左右對稱,即經過身體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種體形的優點:能夠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有利於動物運動、捕食和防禦。

  3、扁形動物中像渦蟲這樣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數扁形動物是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如華枝睪吸蟲、豬肉絛蟲和血吸蟲就是常見的人體寄生蟲。這些寄生蟲消化器官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別發達

  4.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第二節 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一、線形動物

  ***代表動物:蛔蟲,還有蟯蟲、鉤蟲、絲蟲、線蟲。***

  1、寄生在人的小腸裡,身體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2、消化管結構簡單,以人小腸裡的半消化食物為食。P8-9圖

  3、生殖器官發達,生殖能力強。無專門的運動器官,僅能緩慢蠕動。

  4、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①身體細長,呈圓柱形;②體表有角質層。③消化管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二、環節動物

  ***代表動物:蚯蚓***還有沙蠶、水蛭等

  1、體形:呈長圓筒形;前部有一段體節界限不明顯,顏色也不同,稱為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2、身體有許多相似環形體節構成,分節使運動靈活。

  3、體壁有發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剛毛***,觸控有粗糙感覺。

  4、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溼潤***有助於呼吸***,所以實驗中應經常用浸溼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

  5、蚯蚓的體壁密佈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體表的黏液裡,然後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過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6、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

  7、蚯蚓對人類的益處:①疏鬆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②富含蛋白質;③處理垃圾等有機廢物。

  第三節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一、軟體動物

  ***代表動物:河蚌、蝸牛、烏賊、扇貝、文蛤、縊蟶等***

  1、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因而稱為“雙殼類”,殼內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的。P12圖

  3、雙殼類動物用足緩緩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4、軟體動物的特徵: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軟體動物對人類的價值與危害

  二、節肢動物

  代表動物:蝗蟲,還有蟬、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蝦、蟹、蚊、蠅等。

  1、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目前種類有120萬種以上,佔所有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肢動物的一分類

  2、蝗蟲身體分頭部***一對觸角、三個單眼、一對複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後足、兩對翅***、腹部***氣門***三部分。P15圖

  3、身體表麵包著堅韌的外骨骼,不僅能保護自已,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但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所以昆蟲需要定期蛻皮。

  4、昆蟲的基本特徵: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5、節節肢動物因附肢分節而得名,主要特徵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6、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密切。

  第四節 魚

  1、前三節認識的動物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統稱為無脊椎動物。本節魚以後的動物身體內部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統稱為脊椎動物。

  2、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佔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我國有淡水魚1000多種,著名的“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我國的海洋魚有2000種。

  3、魚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三部分。①前進動力:軀幹部、尾鰭;②前進方向:尾鰭;③保持平衡:腹鰭;④感覺器官:側線。P20-22圖 適合水中生活的特徵有:

  ***1***流線型,減少魚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2***體表有鱗片,表面有黏液,起保護身體作用。 ***3***魚的脊柱支撐身體,兩側有發達的肌肉,對運動起重要作用。 ***4***魚在水中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5***魚用鰓呼吸,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作用: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鰓絲中密佈鮮紅色的毛細血管***氣體交換***

  4、魚的主要特徵: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5、我國於1986年起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以“養殖為主”

  第五節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一、兩棲動物

  代表動物:青蛙,還有:蟾蜍、大鯢、蠑螈

  1、蝌蚪形態和內部結構像魚,有尾,用鰓呼吸,只能在水裡生活。蝌蚪發育成青蛙後,尾和鰭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陸地生活,屬於兩棲動物。

  2、青蛙的外形特點:眼睛後面有鼓膜,可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鼻孔,呼吸氣體的通道;前肢短小,可支撐身體;後肢發達,趾間有蹼,既能跳躍也能划水。所以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生活。青蛙面板能分泌黏液,溼潤的面板裡密佈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輔助肺呼吸。P25圖

  3、兩棲動物的特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面板可輔助呼吸。

  4、兩棲動物的益處:減少農作物蟲害,以減少施用農藥的汙染。

  二、爬行動物

  代表動物:蜥蜴,還有:龜、鱉、蛇、鱷、恐龍等

  1、蜥蜴的外形特點:頭部有頸,可以靈活地轉動,便於尋找食物和發現敵害;四肢短小,不能跳躍,但能貼地面迅速爬行;面板乾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

  2、蜥蜴的肺比青蛙發達,氣體交換能力更強,只靠肺呼吸。

  3、青蛙在水中產卵並受精,而蜥蜴在陸地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在陸地發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這是蜥蜴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重要原因。

  4、爬行動物的特徵: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第六節 鳥

  1、鳥的種類很多,是脊椎動物中數量僅次於魚的一個類群。

  2、除了鴕鳥、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以外,絕大多數鳥都是善於飛行的。

  3、鳥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有哪些呢?P33圖

  ***1***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

  ***2***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翼上生有幾排大型羽毛

  ***3***骨骼輕、薄、堅固,減少體重;胸骨上有龍骨突;胸肌發達。

  ***4***視覺發達,有的能在飛行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殘渣很快隨糞便排出體外,減輕重量。

  ***5***呼吸作用旺盛,具有與肺相通的氣囊,可輔助呼吸。心跳頻率快,體溫高而恆定。

  4、鳥的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恆溫動物。

  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恆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擴大了動物的分佈範圍。

  5、鳥產卵繁殖後代,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起保護作用。

  6、鳥的主要特徵: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第七節 哺乳動物

  代表動物:鯨***不是魚***、猴、蝙蝠、馬、象、兔、狼等

  1、主要特徵:

  ***1***體表被毛:除了鯨等少數水生種類的體毛退化以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被毛。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可以維持恆定的體溫,是恆溫動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

  ***3***牙齒撕咬、切斷和咀嚼食物。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的攝取食物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P38圖

  ***4***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

  2、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係:***1***家畜是由野生動物馴養而來的,是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2***野生動物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起重要作用;***3***導盲犬、警犬、軍馬等是人類得力的助手。***4***哺乳動物對人類的困擾:鼠類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還會傳播疾病。

  初中生物複習方法

  一、“先記憶,後理解”,掌握基本知識要點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初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學科不一樣的特點:面對生物學,同學們要思考的物件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因此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這時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絡***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絡,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二、注重理論聯絡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係,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聯絡這些實際。聯絡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紮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聯絡自然實際。

  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公園、花園、動物園、庭院、路旁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聯絡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學習這些原理時,就要考慮它能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麼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原理的掌握,而且還能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3.聯絡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係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

  四、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有利於知識形成整體網路

  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絡,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製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絡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1.初中生物八年級會考複習提綱

2.初二生物地理會考複習資料

3.初中人教版七八年級生物複習資料

4.八年級生物檢測試題及答案

5.八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