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有效複習方法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試,我們要怎樣做好數學的複習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第一輪複習

  這個階段的複習是整個高考複習中最關鍵的環節,一般從8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份,歷時8個月,這一階段的複習效果直接影響整個高考的成敗,因此同學們應該高度重視,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複習大綱》的要求,把《大綱》中所有的考點逐個進行突破,全面落實,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考生要對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重點掌握,在複習中應淡化特殊技巧的訓練,重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作用。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1***函式思想方法:根據問題的特點構建函式將所要研究的問題,轉化為對構建函式的性質如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最值、對稱性、範圍和影象的交點個數等的研究;***2***方程思想方法:通過列方程***組***建立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的關係,通過解方程***組***實現化未知為已知,從而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3***數形結合的思想:它可以把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圖形相對應,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4***分類討論的思想:此思想方法在解答題中越來越體現出其重要地位,在解題中應明確分類原則:標準要統一,不重不漏。

  同時考生在此階段的複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材的作用,我們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不重視課本,甚至在高考這一年中從來沒翻過課本,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高考試題有一部分都是從書上的例題和練習裡引申變形而來的,對於我們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來講,就更應該仔細閱讀教材,認真琢磨書上的例題,體會其中包含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這對於我們提高數學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對於課外參考書的選擇我認為選擇一到兩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把裡面的精髓學懂學會就足夠了,不必弄的太多,弄的太多,反而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包袱。

  第二輪複習

  一般從三月份到四月底,由於第一輪複習是以各知識板塊為主,橫向聯絡不多,因此在第二輪複習中應重點突出在知識網路交匯點處的複習,高考中一般有下面幾個專題,即:函式與導函式專題;平面向量與三角函式專題;平面向量與解析幾何專題;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專題;概率與統計專題;數列與不等式專題等,通過這幾個版塊的複習目標在於提高學生解答高考解答題的能力。此階段學生不應沉迷於套卷演練,而應以典型例題為載體,以數學思想方法的靈活運用為線索,講求解題策略,使自己在第一輪複習的基礎上,數學素質得以明顯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當年的《考試大綱》已經出臺了,考生應該仔細閱讀《考試大綱》,針對前期的複習來查漏補缺,特別是對於《大綱》中與往年變動的地方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重點複習,爭取在高考複習中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第三輪複習

  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大量做一些練習, 要做題先要選題,高考真題一定是最好的練習題!因此建議一定要好好做一下最十年以來的高考試卷,包括全國卷和地方卷,其次最好能找到近5年以來各區的統考試題,在做題的過程中來鞏固前面複習過的考點。同時最後的複習別忘了課本,特別是在考前應該再次翻開課本把裡面公式和定理再看看,把典型的例題再做做,因為書上的例題畢竟比較簡單,在考前做例題一是防止手生,便於高考正常發揮,一是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信心。

  在高考複習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最好能建立一個積錯本,就是要求我們在每一次練習中對於錯誤的地方一定要進行錯誤分析,一般錯誤包括三種:一種是計算失誤,一種是審題失誤,一種是思維起點錯誤。對於第一種這是我們大多數同學經常出現的問題,在高考備考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每次考試和做題中一定要有始有終,千萬不能眼高手低,我們很多同學在平時訓練時一看題覺得自己會做就放棄演算過程,這是不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每次在做題時能善始善終,才能提高我們運算的準確度,避免計算失誤!對於第二種審題失誤,比如在有一年的高考中讓你求的是極值,而我們很多同學求的是最值,畫蛇添足,浪費了時間還要扣分,對於這種情況,我想在考試時一定要先把題仔細閱讀一遍,甚至可以把試卷上關鍵字做上記號來提示你充分而準確地利用已知條件,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同學們不妨可以試試!對於第三種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高考中解答題佔了很大的比例,要克服這個問題,我們在平時學習中一定要注意積累一些典型例題的典型解法,比如在解析幾何裡的動點問題我們可以考慮消參法,數列中的構造法,函式中的轉移法,等等,這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備考中通過掌握這一種方法就可以很順利做一類題目,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只有我們在平時不斷積累,我們就會不斷進步,高考中就會得心應手,出奇制勝!

  有關高考數學複習方法推薦:

  數學是一個熟能生巧的學科,不要因懶惰而不去做題或者只看思路,其實有思路與做出最後正確答案是有著天壤之別的;也不要畏懼題目。

  考試題按難易程度分為三類,低檔題,中檔題,高檔題。

  對於低檔題而言,思路是很容易的,但要做到舉一反三,就像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萬變不離其宗,這類題目不要做太多,但要做到狠準穩!

  對於中檔題,一般都是些典型例題,解題思路也是很容易確定的,這類題目一般有著規定的解題方法與步驟,平時多加積累就可以了,適當的多做一些題目,不要丟分,因為考試的主戰場就在這裡,穩定的發揮對於最後的考試成績很關鍵!

  高檔題,一般就是填空、選擇的最後兩道,還有最後的幾道大題,這些題的確有些難度,考點確定,但是題目真是變幻莫測,個人建議哈,要根據學習的階段和個人能力來處理這些題目。

  高三前,甚至是到二輪複習開始前,這一階段要對遇到的難題徹底弄懂,做題之後要多思考,反省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做好題目的整理工作***不一定要記 下題目,也可以寫寫解題思路等等***,這一階段主要是打下基礎並提高能力;進入二輪複習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取捨一些題目,做好低檔題與中檔題依然可以取 得很不錯的成績,畢竟能在高檔題目上得分的同學很少。

  解答一道題目的過程總的說來可以總結為三個詞,表達,運算,分析。

  表達:從題幹當中可以得到什麼,寫到稿紙上;運算:由題幹所給的要點計算出一些必要的東西;分析:分析所求與所知之間的關係,尋找所缺的條件並 運用已知條件通過恰當的運算求得,進而得到最終結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很正常,但不要著急,通過這三個過程來思考,或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考試過程中可能 沒有辦法形成完整的思路,但為了得分需要把已經求得的量寫在試卷上。

  做題數量要適量,不要成為做題機器,要多思考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