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上冊教案

  初二政治教師研製教案,是為了加強課堂教學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上教案

  競爭 ? 合作?

  一、出示大自然物竟天擇的畫面--------體現“競爭中生存”

  二、大自然物種的競爭與合作:

  清晨的草原上,一群野鹿個個瞪著警惕的眼睛,獅子等待襲擊鹿群,在襲擊與奔跑中--------競爭中求生存

  斑馬在獅子的獵撲中圍成圈,弱小的斑馬在裡面,屁股朝外用蹄子嶇趕野獸,------------合作中求生存、發展

  三、當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充滿競爭,競爭的領域日益擴充套件,競爭的程度日趨激烈。

  生活在這競爭的社會中,你感受到了嗎?請談談身邊的競爭。

  四、兩個可樂之間的百年恩怨: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作為飲料界的巨頭,在百年的競爭中發展壯大。但為了生存可口可樂公司調整配方來吸引顧客遭到質疑,百事可樂魚翁得利。可口可樂成了奧運合作伙伴,在雅典奧運賽場,不允許帶百事可樂的飲料和包裝、宣傳畫----

  豐田汽車與通用汽車:80年代兩大汽車公司的競爭帶來了汽車科技的革新

  競爭無處不在!競爭對社會對人的影響有哪些?***利弊分析***

  五、周瑜之死***周瑜由於心胸狹隘---忌妒***

  在競爭過程中,有的人生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超過自己時,不但不為別人高興,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別人拖下來,有時還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惡意中傷別人.真正可怕的心態叫忌妒.

  1你忌妒過別人嗎?如果有,請談談當時的感受.

  2當有人忌妒你,你會怎麼辦?

  3你對克服忌妒心理有什麼高招?與大家分享.

  六、良好的競爭意識

  1、你有一本很好的數學參考複習用書,同學向你借這本

  2、期中考試前,學習非常緊張,有同學經常讓你給他解答問題。

  3、班級要選出1名學生參加市裡的數學競賽,你和你的好朋友是參加這次競賽的最佳人選。你特別想參加,可名額只有一個,你會怎樣做?

  討論:假如遇到以下的情形,會怎麼做?為什麼?

  七、遊戲規則***泰森違反拳擊的遊戲規則---咬人事件***

  談談身邊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及危害.***興奮劑醜聞明星賄賂獲獎考試作弊生意場廣告中傷等*** 公平競爭的規則-----道德與法律

  八、劉國樑與孔令輝在場下是朋友,場上是對手的事例。

  1、場上的競爭會傷害他們之間的感情嗎?為什麼?

  2、怎樣才能做到既不傷和氣,又公平競賽?

  3、共享雙贏 競爭的目的是什麼?

  九、共享雙贏

  “湯姆的種子”故事,湯姆把種子毫不吝嗇的奮發給鄰居,雙方得益。[具體內容見書本93頁]

  思考:1、湯姆為什麼要這樣做?

  2、他這樣做給他帶來怎樣的結果?

  3、你如何看待湯姆的行為?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找一找身邊合作共享的事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奧運冠軍的陪練等***

  十、精誠合作----互惠互利 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

  以螞蟻的故事***P94相關連線***為什麼螞蟻會成功脫險?

  奉獻精神該不該提倡?要不要合作?

  品味多媒體課件享受快樂思品課堂

  摘要:在全面進入資訊化社會的今天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曉之以理,引導學生的行為,以便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只有積極參與,提高運用多媒體手段的能力,才能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手段的最優化,從而優化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和質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積極參與 靈活運用 有效運用 優化中學政治課堂教學

  進入資訊化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要適應未來的資訊化社會。隨著社會資訊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資訊科技教育的重視程度。多媒體教學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優化已勢在必行。總結自己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做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充分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思想與技術的必要性,積極應用到教學之中。

  中學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信度,影響著中學生正確政治方向的確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關係到中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優化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這一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客觀要求。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還十分陳舊落後,現代教育思想和技術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仍缺乏應有的體現和運用。筆者調查發現,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教學目標不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與學法指導;教師以填鴨式的滿堂灌代替啟發式教學,教學方法簡單劃一;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枯燥無味,理論與實際脫節;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嚴重削弱;教學手段陳舊呆板,以一支粉筆、一本教材應付一堂課等等。這種傳統落後的教學思想和課堂教學模式,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妨礙了中學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發揮與實現,與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很不適應。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技術,優化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激情明理與導行,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觸景生情。因為鮮明、形象、生動的情景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所以教師教學時恰當地運用幻燈、投影、錄影、錄音等手段創設引人入勝的道德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產生情感共鳴,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狀態。例如:教學七年級思想品德中“做自尊自信的中國人”這一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有關“童第周”的事例,並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學生一邊聽歌,一邊從內心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感,同時也理解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考慮祖國的榮譽與民族的尊嚴,絕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再如:教學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關係中的義務”這一內容時,可以播放MTV《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樣讓學生觸景生情,完全沉浸在愛的情感中。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出:尊敬、關心父母是人類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從小要尊敬、關心父母,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把多媒體手段引入到政治課教學中,寓情於理,情理交融,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效應,從而使學生的情感深化。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曉之以理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明理。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思想政治教材的特色,巧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引導學生通過教材的具體事情、具體情景得到教育啟發,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從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認識。例如:在教學七年級思想品德中“人生需自立”這一內容時,我播放了兩組幻燈片:第一組幻燈片內容為父母外出,14歲的玲玲自己在家得了感冒;第二組幻燈片內容為有關的名言。通過播放這些內容以及對這兩組幻燈片的分析,學生不僅懂得了依賴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了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的教學,既使學生入情入境,又突破重、難點,為激發學生的情感,曉之以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的行為

  學生的道德行為是學生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體表現。而導行就是對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行指導,使其知道應該怎樣做。由於中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喜歡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其道德認識、情感與行為之間經常出現不一致情況。因此,教師在引導其行為時,要從學生初步的道德認識出發,巧用多媒體手段,指導道德行為,把學生引入創設的情景之中,使其身臨其境。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道德行為的形成有促進作用。例如:教學七年級思想品德中“尋找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這一內容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以下內容:***1***我國植物病毒學家彭加木,立志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做貢獻,與病魔苦鬥20年,為實現他的人生目標,他多次帶病去新疆從事植物病毒方面的科學研究,最後在大戈壁以身殉職。***2***初一***1***班的小明同學在期中考試中,本屬自己強項的數學考砸了,試卷發下後,雖然他很難過,但是他認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以便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調整學習方法,最後他終於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3***小藍的座位旁邊有兩張廢紙,班上的衛生評比被扣了兩分,幾個同學說她是故意的。小藍整整一天都悶悶不樂。回到家裡她向母親訴說了這件事,在母親的開導下,她的心情漸漸地好起來。***注意:後兩則事例以錄象形式播放***通過對以上幾則事例的討論與分析,學生懂得了戰勝挫折,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在遭遇挫折時,首先要冷靜地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種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還可以向小藍學習學會自我疏導,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增添戰勝挫折的勇氣。這樣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學生的學習有標準,從而避免盲目的導行,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激情、明理、導行,並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有利於激發學生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三、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一***、 教學過程的優化

  教學過程要從傳統的邏輯分析講授過程,轉變為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的過程。在不少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的觀念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僅是把要教學的內容,通過教師準確無誤地講解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從備課到教學,始終圍繞著“講”字下功夫 ,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似乎也只是講得準確、完整、科學、生動而已。這種以教師為中心,把教學過程視為邏輯分析講授過程的課堂教學,必然使學生成為機械被動的學習者,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個性思維受到嚴重抑制。再加上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抽象,理論性較強,如果教師一味地以自己的講代替學生的學,學生就會對所學內容感到乏味而產生厭學情緒。相反,教師如果充分尊重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把教學過程真正轉變到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上來,就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有利於開拓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把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是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要實現這一過程的轉變,則有賴於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不斷優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但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都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①變注入式為啟發式;②變說教式為情感式;③變單向式為多向式;④變封閉式為開放式。此外,教師還要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多種教學法的長處和短處,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組合運用。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變化,根據發展了的教學實際,進行進一步的充實和調整,使教學方法更趨科學,教學過程更加優化。

  ***二***、 教學手段的優化

  教學手段要從簡單落後的粉筆加黑板模式向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方向轉變。“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鄧小平同志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的總方向。教育的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的現代化,而教學手段現代化則是教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集中表現——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化、可再現性、綜合性等特點,便於學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過直觀、具體、形象的電教媒體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時,多媒體教學對改善教學環境、增強感染力、加大資訊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實效等方面均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中學思想政治課來說,開展多媒體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知識資訊要求新而且廣泛,教師的教學僅侷限於教材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知識需求的。而且,由於思想政治學科本身內容新、時代性強,教學中必須把教材內容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自身不斷學習的基礎上,有選擇地補充大量社會資訊作為教學輔助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而要做到這些,憑簡單落後的傳統教學手段是無法實現的,必須依靠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

  綜上所述,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優化政治課堂教學,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的進一步完善,都離不開教師現代教育思想的樹立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只要我們能夠充分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思想與技術的必要性,不斷提高運用多媒體手段的能力,就可以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手段的最優化,從而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和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