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提綱

  在教學過程中,提綱能把主要內容條例清晰地表現出來。 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五章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溫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 。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遠,降水越 。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 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 地區和 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 等溫線;③ 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④ 地區和 地區的分界線;⑤ 帶和 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 大地理區域,即

  _________地區、 地區、 地區和 地區。

  ***2***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 ,主導因素是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 ,主導因素是 。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 、 級階梯分界線,即 — — 。

  三、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比較專案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自然景觀的差異

  1月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

  氣候型別

  主要地形

  植被型別

  河流流量

  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人文景觀的差異 差異原因

  農耕制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至三熟

  耕地型別

  糧食作物 氣候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傳統民居 坡度較 ,牆體較 屋頂坡度 ,牆體

  :第六章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景觀寫照: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一、地理位置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 、 以東, 以南, 以北,東臨 海和 海。

  二、地形特徵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 和 ,西部有溝壑縱橫的 。

  三、氣候***冷溼***

  1、 氣候型別: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2、 氣候特徵: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大部分地區屬於半溼潤區。降水主要集中於夏季。

  四、黑土地*** ***和黃土地*** ***

  一、 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一*** 自然條件

  1、 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2、北方地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 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2、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甜菜、蘋果、雪梨等。

  ***三*** 自然災害

  1、災害及成因: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春旱嚴重。2、解決措施:採取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

  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一、位置、氣候、地形

  1.稱謂: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

  2.東北三省包括:A黑龍江省,B吉林省和C遼寧省

  3.地形特徵:人們常用“ ”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山環:由D E F 如馬蹄形分佈著K ;

  水繞:1黑龍江2.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為臨 ,3.圖們江4.鴨綠江與朝鮮為臨,5遼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龍江***

  6.東北三省氣候 ,由於緯度較高,又緊鄰著冬季風源地,大部分地區冬季 ,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 ,冬季 較多。

  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2、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1***東北三省一年一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低溫凍害;溼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

  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

  1、重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三省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 、 、 等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第三節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 稱謂:文明的搖籃,革命聖地延安寶塔山下的窯洞,白羊肚頭巾,信天游,黃土風情。

  2.黃土高原上奔流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說,其中“風成說 ”得到了廣泛的支援,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4範圍:黃土高原東起A 、西至B 、北連C長城、南抵D 。跨越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

  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樑、峁等黃土地貌景觀。

  二、嚴重的水土流水

  1、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修路、採礦等活動破壞地表等。

  2、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第四節 祖國的首都——北京

  地理位置 經緯度位置 40°N,116°E

  海陸位置 位於 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溫度帶 暖溫帶。

  乾溼地區 半溼潤地區。

  鄰省 東南與天津相鄰,三面被河北省包圍。

  自然環境 地形 ______為主。地勢由 向 傾斜。

  氣候 ______________,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河流 潮白河、溫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

  主要城市職能 我國 , 中心、 中心、 中心。

  歷史古城 “五朝帝都”,我國六大古都之一。

  名勝古蹟 故宮、長城、頤和園、周口店、天壇、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

  現代化大都市 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等

  交通 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放射狀***

  目標 “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景觀寫照:降水充沛,水網發達,山清水秀***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氣候溼熱的紅土地

  1、 位置與範圍: 以南, 以東,臨 海和 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複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 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 。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溼潤的 氣候,夏季 ,冬季 。***溼熱***

  3、土壤: “ ”。***四川盆地有“ ”;雲貴高原被稱為“ ”***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自然條件: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溼熱,河湖密佈,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佈在河谷和緩坡。

  主要農作物: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經濟作物—棉花,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範圍

  ***1***位置: 的下游地區,東臨 海和 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

  範圍: 市、 省南部、 省北部

  氣候: 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氣候溼潤,地勢低平,河網密佈,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絡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航運!

  4.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上游***成都平原***:水能發電; 下游***長江三角洲***:航運 共同:灌溉、養殖、提供用水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該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著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

  2、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依託交通的發展***

  三、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遊***江南水鄉,蘇州古典園林和杭州西湖***

  第三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1、區域全貌

  香 港 澳 門

  位置***中國大陸 端*** 位於珠江口 側,毗鄰 市。 位於珠江口 側,毗鄰 市。

  組成 _______、 和 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__________、 和 三部分組成。

  面積和人口 666.5萬人,1098km2 43.8萬人,25.4km2

  人口密度 地 人 。

  解決辦法:“ ”***建設高層建築***、“ ”***填海造陸***

  歷史回顧 ______***國家***侵佔160多年 _______***國家***侵佔400多年

  迴歸時間 _______年 月 日 _______年 月 日

  經濟特徵 _________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_________業發達。

  2、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合作模式:初期“前店後廠”;目前“先進製造業+服務業***

  ⑴祖國內地***充當 角色***:廉價勞動力、廠房、生產生活用水、能源等。

  ⑵香港***充當 角色***: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

  第四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

  自然環境

  1、臺灣省包括 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 島等許多小島, 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填圖:東海,太平洋,南海,臺灣海峽、福建省。

  3、臺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臺灣島的 部 平原。

  4、地形:山地、丘陵佔2/3,臺灣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高峰。

  5、氣候:臺灣島屬 氣候。

  6、河流:臺灣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 。

  7、臺灣島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 ***植物王國***、_____***海上米倉***、 ***東方甜島***、 ***水果之鄉***、 ***蘭花之鄉***、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 產量居世界首位。 是特有的樹種。

  外向型經濟新- 課-標- 第 -一- 網

  20世紀60年代,形成“ —— —— ”型的經濟。90年代以來,發展以 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出口貿易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目前, 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乾旱”的西北地區和“高寒”的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區域特徵

  地形 以 為主 以 為主

  氣候

  河湖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內流河、內流湖,最長的內流河—— 。 中華水塔,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植被 溫帶草原,自東向西:

  ____→ → 高寒草地

  牧場特色 溫帶草原牧場***內蒙古-呼倫貝爾、錫林郭金***

  山地牧場***x疆—伊犁*** 高寒牧場***青海和x藏***

  畜種特色 三河牛、三河馬***內蒙古***

  細毛羊***x疆***灘羊***寧夏*** 犛牛、藏綿羊***青海和x藏***

  農業型別 灌溉農業***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農業***塔里木盆地邊緣*** ______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農作物 小麥、玉米、長絨棉、瓜果等 青稞、小麥

  :第八章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景觀寫照:“風吹草低見牛羊”“大漠孤煙直”

  1、位置:西北地區大體位於 以西,長城和 —阿爾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 ,西部高山和 相間分佈。

  3、氣候河流:由於距海遙遠和山嶺阻隔,西北地區氣候 *** 氣候***,河流稀少,沙漠廣佈。

  4、自然景觀: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佈,東部高原以 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 和 ,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 分佈。

  5、牧區和灌溉農業區:優良畜種有三河牛、三河馬和x疆細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動的房子叫 。

  6、灌溉農業

  ***1***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

  ***2***由於氣溫高, ,夏季 ,這裡的瓜果特別甜;由於夏季 , ,這裡的瓜果易於著色。

  ***3***夏季氣溫高, ,需要生長在 上,利於棉花的生長和採摘。x疆的 享譽全國。

  ***4***引水工程— :利用山麓地帶的坡度開發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以適應當地乾旱的環境。

  第二節 乾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於x疆南部, 山脈和 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 的盆地。

  2、氣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又有高的山脈環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戈壁、沙漠廣佈,盆地中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 。

  3、呈 狀分佈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分佈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當地人口、城鎮和交通線的主要分佈地區。

  4、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 。 工程*** 運輸***帶動西部經濟發展、有利於西部環境改善;緩解東部能源短缺、改善東部環境***酸雨減少***。

  5、塔里木盆地環境脆弱,在開發油氣資源時避免環境破壞,要加強綠洲環境保護。

  :第九章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景觀寫照:“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1.範圍:青藏地區位於我國西南部、 山脈以西、 、 以南,南至國界。

  2.地形: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 ”。

  3、由於 ,許多山峰終年積雪, 廣佈,青藏高原是 , , ,雅魯藏布江等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氣候: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 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帶羽絨服,藏袍***。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攜帶氧氣袋***,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塗防晒*** 。

  4.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大部分仍保持著原始的生態,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5.湖泊:全國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犛牛。

  7.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分佈廣泛,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犛牛、藏綿羊、藏山羊。

  8.河谷農業區: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氣候條件是氣溫較低,有利氣候條件是日照充足。主要的農業區有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谷地,東部的湟水谷地,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的好處是:氣溫較 溫涼 ,土質較肥沃。適合喜溫涼的 、 生長。

  9.生活習慣: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民居主要以石塊為原料房屋牆體 平頂碉房。

  第二節 高原溼地——三江源地區

  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南部,是 源區、 源區、 源區的總稱。

  2、中華水塔:由於海拔高,因而氣候 ,廣佈的 , 星羅棋佈,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於三江源地區。

  3、江河的水源來源:雪山和冰川融水。4、河流的天然調蓄器: 和 。

  5、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1***生態意義: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溼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2***生態環境問題:

  A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導致湖泊、溼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乾涸。

  B由於過度放牧、亂採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3***保護措施:A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採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等措施。

  :第十章

  1、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 ,成為世界第二大 經濟體。

  2、我國人口、資源 、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面臨著資源特別是能源緊缺、環境汙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

  3、我國由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 等的差異,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4、主要表現:東中西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

  5、解決措施: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

  6、我國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

  7、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8、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