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知識點

  掌握重要的文學常識,對你的學習是有幫助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
 

  初一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

  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追尊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屬樂府歌辭。開創“建安風骨”新風。魯迅稱他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

  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諡思,後稱陳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

  諸葛亮,字孔明,別號臥龍,封武鄉侯。有《諸葛亮集》,《出師表》出於此。

  陳壽,字承祚。主要作品為《三國志》、《隆中對》出於此。

  幹寶,字令升。主要作品為《搜神記》、《干將莫邪》、《東海孝婦》都出於此。是我國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之一,多為志怪故事。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靖節,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范曄,著《後漢書》、《樂羊子妻》、《張衡傳》等出於此。紀傳體斷代史,前“四史”之一。

  劉義慶,襲封臨川王。主要作品為《世說》唐時稱為《世說新書》宋時稱《世說新語》《周處》《陳太丘與友人期》等出於此書。屬筆記小說,記載魏晉人物的言談鐵事,與“志怪小說”相對,可看作“志人小說”的開端。

  劉勰,字彥和,晚年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為《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文藝理論專著。

  北朝樂府。主要作品有《木蘭詩》、《敕勒歌》、《折揚柳歌辭》都被收入《樂府詩集》,其中《木蘭詩》為“樂府雙璧”之一。
 

  初一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二***

  兩漢

  賈誼,又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主要作品為《新書》58篇,《過秦論》***上中下三篇***出於此書。另有《論積貯疏》等,奏疏《吊屈原賦》等,賦《過秦論》等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劉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為《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於此。

  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並稱“班馬”。主要作品為《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等出於此書。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之一,前“三史***《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 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之首。

  班固,字孟堅,“班馬”之一。主要作品為《漢書》、《蘇武傳》出於此。開創斷代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前“三史”、前“四史”之一。

  樂府,主要作品為《陌上桑》、《長歌行》、《上邪》、《十五從軍徵》、《孔雀東南飛》前四者見宋代郭茂情編的《樂府詩集》,後者見南朝徐凌編的《玉臺新詠》,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初一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三***

  戰國時代

  孟子,名軻,宇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兒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列子,名禦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為《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愚公移山》出於此書。諸子哲理散文。

  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荀子·名況,字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主要作品為《荀子》其中《勸學篇》、《天論》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 又兼採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

  韓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為《韓非子》全書55篇《扁鶻見蔡桓公》、《五蠹》、《南郭處士》等都出於此書。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主要作品為《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察今》、《察傳》等出於此書。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

  屈原,名平。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後世因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離騷》和《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故國策》,33篇,《荊軻刺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於此書。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屬國別體史書,歷史散文,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相互論辯時提出的政治見解和鬥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