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一一年的學習已經結束,不知道大家對這一年語文知識點掌握的怎麼樣?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子規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意,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悽楚的氣氛,點明瞭寫景的時令,暮春。第二句是對王昌齡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的手法,表達了對有人懷才不遇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擔憂。

  次北固山下

  2.***1***首聯: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江後,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頷聯:船上所見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頸聯:既寫景又點明瞭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尾聯直接表達思鄉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妙在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3***“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可見寫景極為傳神。全詩和諧優美。 天淨沙秋思 一、***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渲染了一種悽清孤寂的氛圍。籠罩在蒼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樹、烏鴉,呈現出一派蕭瑟淒涼的景象。 ***2***藤、樹、橋、人家、古道是靜景,鴉、水、風、馬、夕陽是動景,動靜結合,相互輝映。落日餘暉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調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鴉歸巢襯托了遊子歸宿無處,小橋流水人家的天倫之樂襯托了羈旅生活的艱難悽苦,感情上也成鮮明對照。遊子的思鄉之情自然流露出來。

  ***3***語言極為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詩情濃郁的畫畫,創造出淒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9個形象9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各以三個並列的偏正結構的片語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

  ***二***

  一、應記住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秋天的懷念》作者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張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懷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著作有詩集《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沙子》、《沉船》等。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⑤《荷葉》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⑥《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宋國人,《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2、注意下列加點的字的讀音和寫法。

  怦怦***pēng***撒謊***sā***嚴厲***lì***傷疤***bā***寒顫***zhàn***攥著***zuàn***嫩芽***nân***分歧***qí*** 拆散***chāi***霎時***shà***腳踝***huái***匿笑***nì***禱告***dǎo***妄棄***wàng***驚訝***yà*** 倘若***tǎng***癱瘓***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 訣別***jvã*** 粼粼***lín*** 菡萏***hàn******dàn *** 攲***qī***斜 各得其所 喜出望外 自作主張 不可抗拒 形影不離

  3、課文內容把握。

  ①《秋天的懷念》文中雙腿殘疾的“我”,心理變得極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母親默默地承受著“我”的“暴怒無常”,始終以耐心和微笑安撫“我”心靈的創傷。最終,“我”領悟出“好好兒活”這句話的意義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為線索記敘了我和父母之間的一場矛盾。讚揚了孩子們純潔無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評了父母重財輕義的行為。告誡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們純真的感情。

  ③《散步》這篇散文,通過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頌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體現了中年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責任感。

  ④《金色花》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 ⑤《荷葉》歌頌母愛。

  ⑥《詠雪》客觀的敘述了謝家子弟在寒雪日詠雪一事的始末,表現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才智。

  ⑦《陳太丘與友期》記敘了元方和來客的對話,表現了元方的聰敏,懂得為人的道理,從而強調了“信”和“理”的重要。

  ***三***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①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③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加橫線的字詞。

  ⑪與友期行*** 約定*** ⑫太丘捨去*** 離開*** ⑬去後乃至***才 *** ⑭尊君在不***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 ⑮待君久不至*** 您 *** ⑯相委而去*** 丟下 *** ⑰家君*** 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⑱下車引之***拉 *** ⑲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正午已過,不見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②、“真***!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先走了。”

  ③、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