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現代文複習資料

  考試季來臨,學生們要如何達到省時省力的複習又將知識點記憶長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冊現代文閱讀複習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冊現代文閱讀複習資料1

  第四單元

  13、《夜鶯的歌聲》課文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

  ①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

  從表面上看,這兩句話在描寫夜鶯的歌聲, 機警的小夜鶯已發覺了敵人,經過思考,他決定去接觸敵人,把敵人引入游擊隊的埋伏圈,消滅敵人。

  ②孩子從嘴裡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

  快活”在這裡反映了“小夜鶯”在敵人面前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鎮靜、坦然.

  ③怎麼會就剩下我一個?這裡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隻有我一個……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這是小夜鶯在回答敵人盤問時,說的幾句一語雙關的話.一方面是把自己當小動物,另一方面是在罵敵人呢。

  ④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脯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

  這是一方面讓敵人確信自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又為後面同遊擊隊聯絡做準備,

  ⑤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裡沒有這種蘑菇。這裡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

  把兩個完全不沾邊的東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鶯的這一回答,使敵人完全相信了小夜鶯。

  ⑥第二天,在被燒燬的村子的圍牆旁邊,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著那件綠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什麼東西,並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誰似的。

  勝利後的“小夜鶯”又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中,“小夜鶯”又在堅守崗位,察看敵情了,以便通知游擊隊再次殲滅敵人。

  這句話照應了文章的開頭,結構上使文章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15、《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信。

  ①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

  這裡看出爸爸對這次去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充滿信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和平的希冀與嚮往

  ②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從血染的征衣及浸滿血的手錶這兩處細節描寫,看出爸爸以身殉職,犧牲壯烈,同時也表達了我痛失爸爸後極其悲痛的心情。

  ③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

  “爸爸”彷彿在呼喚什麼?聯絡上下文便可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呼喚和平,在呼喚人們捍衛和平。英雄犧牲時仍不忘和平,這一細節描寫更加深刻地表現了爸爸以及我們對和平充滿渴望。

  ④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有區域性的戰爭存在,整個世界就難保太平。只要有罪惡的子彈存在,這“和平之花”雖然美麗,卻容易被摧殘。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衛。

  ⑤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這句話飽含著一個失去親人的孩子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表達了中國孩子向國際社會呼籲“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心聲。

  第五單元

  17、《觸控春天》

  ①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流暢”是指動作協調,步履輕盈。這句話不僅照應了前文,表現出安靜的活潑聰慧及對春天的熱愛,也為下文描寫她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鋪墊。

  ②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悄然”中的“悄”讀qiǎo,不讀qiāo,“悄然”是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靈性”是指智慧、聰明才智。

  從女孩子穿梭、停下、伸手、攏住蝴蝶這一系列的動作中,分明讓人感到這一系列動作根本不是一個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說安靜攏住蝴蝶“真是一個奇蹟”。若不是有一種神奇的靈性在牽引著她、指揮著她,睜著眼睛的蝴蝶怎麼會被盲女孩抓住呢?這神奇的靈性不正來自小女孩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嗎?與其說是蝴蝶被盲女孩攏住,不如說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所攝取、所捕捉。

  ③我彷彿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並沒有關閉,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來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內心世界裡,同樣是一片明媚動人的景色。

  ④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張望”是向四周或遠處看。這裡用來描寫雙目失明的安靜,不僅表現出安靜對蝴蝶的喜愛和留戀,也表現出她對飛翔的嚮往。“弧線”是指圓周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線段,這裡用來形容安靜心中想象的蝴蝶飛走時的畫面。儘管安靜什麼也看不見,但追隨著蝴蝶飛舞的軌跡,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裡,已經感受到飛翔的快樂,人生的美好。

  ⑤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權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利和享受的利益,這裡是說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繽紛”是形容繁多而凌亂,這裡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這句話是課文的重點句子。從安靜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這位盲童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發:每一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19、《生命》 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①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掙扎著的飛蛾讓“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②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

  “糟蹋”這裡是浪費的意思。這句話是作者在靜聽自己的心臟律動後產生的生命意識:一個人的生命只屬於自己,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作者用“可以……也可以……”,強調的是兩種人生態度,前者是負責的態度,後者是不負責的態度。

  ③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是短暫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創造無限的生命價值,使生命穿越時空,成為永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冊現代文閱讀複習資料2

  第六單元

  21、《鄉下人家》作者還通過對動植物對比擬人化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①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這裡採用了對比的方法,使農家小屋顯得別緻生動、親切可愛、質樸自然

  ②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擬人化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迅速的長勢。

  ③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運用了擬人的寫法。

  ④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這句話的意思是:將近晚上,紅霞輝映,晚風輕拂,倦鳥歸巢,在這奇妙的大自然的懷抱裡,邊享用晚飯,邊閒話家常,好一幅鄉村晚景圖!

  ⑤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

  23、《鄉村四月》大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濛濛。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閒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四時田園雜興》大意: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裡懂得耕織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樣子,在靠近桑樹的下面學著種瓜。

  《漁歌子》大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

  第七單元

  25、《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課文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寫法上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通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通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對伽利略的嘲諷的描寫,襯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

  ①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要違揹人類的真理嗎?”

  這句話用假設關係的複句和連續兩個反問,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科學界狂熱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他的話奉為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伽利略善於思考,敢於向權威挑戰,更表現出了他對真理執著追求的科學態度。

  ②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事實勝於雄辯。伽利略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使人們轉變了觀念:對權威要尊重,但不應盲從,權威也有錯的時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信奉:信仰敬奉  固執: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膽大妄為:形容一個人膽量大,胡作非為。

  27、《魚游到了紙上》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

  課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寫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

  ①他好像和金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這句話充分表達了當時青年人的忘我狀態。他專心致志地畫,眼中所見,心裡所想,筆下所畫都是魚,好像和金魚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魚畫活了。

  ②魚游到了紙上。

  這句話既是文章的題目,在文中又出現了三次,一次是女孩驚奇的讚歎,一次是作者的描寫,再一次是作者與聾啞青年的筆談。這是對聾啞青年所作的畫的最高讚賞,贊其畫技高超,畫的魚栩栩如生,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而之所以畫得像活的一樣,正是他專注認真,堅持不懈的結果。

  一絲不苟:形容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也不馬虎。苟,苟且,馬虎

  賞心悅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愉快。

  作者細膩生動地描寫了聾啞青年的外貌、神態和動作,表現了他愛魚成癖,觀魚似醉,畫魚如生,表達了“我”對他勤奮執著的讚美之情。

  .“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裡”的關係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魚游到了紙上”,在文中是女孩驚奇的讚歎,表明青年畫技高超,畫得活靈活現,形神兼備,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一樣。魚“先游到了我的心裡”,是聾啞青年長期認真觀察,對金魚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在頭腦中形成了準確生動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