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測量旗杆的高度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收穫,關於八年級數學測量旗杆的高度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測量旗杆的高度》作為一節活動課來呈現意在更好地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通過測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動,初步學會數學建模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感覺成功之處在於:

  1、立足於問題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充分激發學生求學熱情,在興趣情境中體驗、探索新知識,是一節成功課的關鍵。當學生的學習投入到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就會形成主動尋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就會去自主地尋覓、探究和發現,學會怎麼樣學習,學生在這種學習情境中主動地學習所學到的知識,比講授給他們的要豐富得多,而且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創設情境後,利用小組合作探索測量方法,教室裡一下子“開了鍋”,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提出了很多方法,其間不免有不同見解的爭論:有的認為,利用陽光下的影子方法好,它使用工具少,操作又方便。有的認為,利用標杆方法好,這種方法在不出太陽的情況下也能操作。有的認為利用鏡子的反射方法好,它可以把科學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有的說,把氣球升空的方法最簡單……同學們興致越來越高,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2、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解決後,教師應讓學生從解決的問題出發,通過對題目的拓展,引導學生用新的思維去再次解決新問題,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昇華。

  當學生在活動完“利用陽光下的影子”測量旗杆的高度時,教師適時提問:“在沒有影子***陰天***的情況下,還能測旗杆高嗎?為什麼?”“還有其他測旗杆高的方法嗎?”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生一種探索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而且把自己不同的看法說出來,大家一起交流,再通過小組實驗操作,很快就得出結論。顯然,教學中教師善於設定問題,通過質疑讓學生體驗達到以疑激趣、以趣激思的效果。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課堂上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中及問題提出後,不急於回答,而是把學生組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問題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解決,教師只是適時地點撥、引導和補充完善。這樣,學生在合作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不僅訓練了學生測量、蒐集、運用資訊和資料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同時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意識、集體意識、組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

  這是一節實際應用的活動課,本來這節課我以前教實驗班時講過,並且真的是實實在在的活動課,課前我設計好了表格,準備了捲尺,標杆,米尺,鏡子等測量工具,然後將學生分成了十個小組,每6人一個小組,然後事先告訴學生用不同方案的小組測量順序,以防各組之間衝突,再就是期待充足的陽光,將課換成上午三四節或下等一二節上,在測量過程中,學生還是很用心的,每個小組都至少用了三種方案測量了旗杆的高度,並設計了測量方案與圖形,計算出了結果,整節課有序進行,效果很好。直到畢業,學生還記憶猶新,因為學生平常都沒有上過這樣的課,而我在學校裡開了先河,但沒有人“重蹈舊轍”,倒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這節課卻沒有按上面的計劃進行,後來找到了原因,一個是沒有充分準備這個活動,另一個就是不相信學生的秩序,怕影響其他班級上課,畢竟是在教學樓前進行,其實這樣想法是錯誤的。

  所以這節課,就針對課本上的三個方案進行了理論分析,然後結合點撥上的例題進行了訓練,讓學生學一種方案練習一個題目,學生能理解,也會用。

  後來又用了基礎訓練上的一個題目,也就是第四種方案,利用了對應高的比等於相似比,因為前面幾節課學習過,所以這個也較容易理解。

  這節課主要是對相似的判定與性質的一個應用,讓學生靈活運用性質與判定解決實際問題,並沒有難度較大的題目,所以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有一種題目是影子落到牆上的問題,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可將牆拆掉,看到全部的影子後再解題,也就是新增輔助線,利用A型圖來解決問題。

  再一個就是物理常識:1.同一時刻,物高與影長成比例;2.光的反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這些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

  讓學生感到數理化都是理科,在以後的學習中,這些知識都要用到,這樣的題目也是學科綜合。

  ***三***

  本節課主要對上節課的一個延伸,是實際問題的應用的一個延伸,主要是處理基礎訓練與點撥上的一些題目。

  上課前首先對上節課的作業進行了抽查,真逮到幾個沒有完成作業的,讓他們給我簽名留念, 然後找了三個學生上黑板板演基礎訓練上的三個題目,並分別賦予了價值,前兩道題1分,最後一題2分,並且找了有代表性的三位學生進行板演,為的是起到示範效果。於此同時,進行了概念的提問,對以前所學內容進行了複習,結果又有幾個學生給我簽名留念,並將不會背的概念抄寫10遍,下午找我背會並劃掉簽名。提問結束了,三位學生也板演完了,對這三道題進行了點評,主要是基礎訓練P51的第5題,若是填空,則可利用以前所學的基本圖形的結論解決這個問題,給學生示範了一下,點撥65頁例3,也肯定了學生利用相似的另一種做法,但總結出來的結果是第2問,可以不給出兩電線杆之間的距離也能求出EF的長。然後又利用點撥處理了一些其它的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感覺到相似這一個工具應用起來也是很方便的。

  另外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應該分類進行,對一類的題目要讓學生練出感覺,看到一類的題目就能想到相應的方法,這樣學生學得有條理,也有興趣。

  整節課學生有練有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