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歷史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也被稱作七年級歷史教學系統設計,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型,知道漢字的演變;瞭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瞭解屈原和編鐘。

  2、 過程與能力:通過分析史料和蒐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瞭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點與難點]

  本課重點是甲骨文、商朝曆法和詩人屈原。

  本課難點是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曆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相關多媒體、春秋戰國古代文字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故事法***

  我們同學每天都在讀書、寫字,要接觸大量的文字,文字幫助我們記事、傳達資訊、獲取資訊,文字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祖先在文字沒產生之前是如何記事、傳達資訊的呢?***學生能說出結繩記事、刻符號等等***

  [教學過程]

  一:文字的演變

  1、先展示各種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簡、帛書***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

  2、關於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呢?你對哪種文字最感興趣呢? ***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結: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書法條幅,學生感受書法藝術美,陶冶了情操,同時對文字字型演變有了簡要的瞭解***。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字型在進行不斷的演變,向著簡明、快捷的方向發展。

  漢字形聲表意,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為維持和聯結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的漢字,並寫好漢字好嗎?

  ***這種形象直觀的教學能發揮多種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學生清晰掌握我國漢字的早期演化過程,也可以通過了解造字方法增強學生準確運用漢字的本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過渡:隨著對天象的觀察,我國的歷法發展起來。]

  二、 向學生展示網上的資料***

  ***1***什麼叫曆法?

  ***2***夏朝的歷法的發明、商朝曆法的特點、戰國24節氣 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了解曆法和24節氣,並讓學生深入思考他們的作用。讓學生課下繼續蒐集24節氣的諺語。

  三、 扁鵲

  ⑴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⑵補充扁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四、 屈原

  詩歌賞析,體會屈原的思想感情,並從中受到啟迪。

  ***說明:《離騷》是屈原被流放後用詩歌形式寫成的自敘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表達了崇高熾熱的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激情。同時通過閱讀和分析《離騷》,教育學生認識學習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憂國憂民、高潔耿介的崇高品德和為追求理想頑強奮鬥的精神。***

  五、 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提供一些資料供學生了解。

  六、整合知識:綱要知識圖***可讓學生自己畫,小組互相交流***

  七、總結認識:***總結出今天的收穫,並引導學生繼續探究***

  1、 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想進一步瞭解?你打算怎樣繼續去了解呢?

  2、 對於這些知識,你還能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嗎?

  3、 約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書設計

  1、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3、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曆法產生於夏朝,完善於商朝,戰國時測出24節氣。

  5、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6、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造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稱為楚辭。

  7、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發展探究

  一、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中學歷史教學目標落後

  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指示。教學目標的科學性,直接影響了教學活動的質量。在當前的中學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著明顯的教學目標落後問題。許多學校為了創造更高的升學率,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標準。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大多數教師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將答題技巧的有效傳播,學生答題能力的提高作為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明顯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不利於學生個人全面發展,會影響到初中歷史教學改革。

  ***二***中學歷史教學內容單一

  歷史學科的人文性強,內容的形成時間較為悠久,因此,歷史教學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在錯誤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將中學歷史課本的內容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一味地引導學生機械化地學習課本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記憶,對同一型別的題目進行反覆操練。這樣的教學內容會讓歷史課堂變得乏味,更會影響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不利於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中學歷史教學方式不足

  歷史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教學效率。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大多數歷史教師仍然將自己視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利用灌輸式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影響了課堂氛圍,還影響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有回答老師問題與記筆記的權利,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歷史觀點,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二、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發展的解決對策

  要促進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順利發展,需要歷史教師正視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思想與行為的規範。

  ***一***加強歷史教學目標科學性

  在現代化歷史教學思想的影響下,要在歷史學科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需要先對歷史教學的目標進行規範。每一個學科的教學目標都是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今天,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目標體系的限制,加強教學目標的動態化改變。歷史知識的傳授不再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唯一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人文素養才是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中學歷史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規範與價值以的有效建立,讓歷史學科的人文性與教育功能得以發揮,從而促進當代學生的快速成長。中學歷史教學目標的創新,有利於學生主動進行歷史學習,也有利於中學歷史教師的個人成長。教師要格外重視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不將“學會”作為最終目標,而是引導學生“會學”。像在講解有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知識時,教師要確立三層目標。首先,讓學生掌握相關史實,瞭解國家建立的前因後果與意義。其次,要讓學生從國家建立的漫長、艱苦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情感態度,建立愛國主義精神。最後,要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歷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多重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髮展。

  ***二***加強歷史教學內容豐富性

  教學內容的豐富,對於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要促進中學歷史的改革與發展,需要歷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處理與整合。教學內容,是一個綜合的知識體系,更是一個動態化的知識體系。首先,教師要本著歷史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原則,讓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更要安排中學生認知水平基礎上可以接受的歷史知識,利用那些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內容組織教學。教師要對教材上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地取捨,也要加強擴充套件補充,讓歷史教學內容不僅具有歷史性,更具有特色。比如在講解有關於對外友好往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針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引導學生現代環境下的對外友好往來,將歷史與現實進行結合,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

  ***三***加強歷史教學方法多樣性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會激發中學生的歷史學習慾望,促進學生在課堂中更多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當代歷史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現代化教學,將多媒體引入到課堂,促進學生在多媒體的引導下深入學習歷史內容。更可以利用探究、合作與自主學習模式,組織學生參與到歷史知識的探究中來。結合不同型別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讓歷史教學改革順風順水。比如在講解有關於絲綢之路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生動的圖片,促進學生理解絲綢之路的來源以及現代意義。而在北方民族融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解決重難點問題,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學歷史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工作的目標。在現代化的中學歷史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與能力形成,更要關注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形成。在教學中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教學模式的改革,才能推動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滿足社會與學生髮展的需求。

  作者:範淑英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