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七年級上歷史教案
件是在七年級歷史課堂教學模式下孕育而生的,其目的在於提升課堂教與學的效率。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瞭解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
***2***觀察北京人、山頂洞人的頭部特徵,進行比較。增強觀察力和比較能力。
***3***認識中國史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早的國家。
2.過程目標方法
①結合本課的圖片,使學生感知人類早期生活的艱辛;同時體驗到在適應自然與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勞動創造了人與世界,也創造了美。揭示人類的起源,引導學生科學地認知世界。
②通過卡通問答、課中題及暢想天地,要求學生在課後試著打製一些石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3.情感價值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教學難點:歸納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項進步。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麼最早的人是怎麼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傳說,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
新課教學
***一***人類的起源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哪些關於人類起源的說法?學生講述後,教師再問:在這些說法中,你最贊同哪一種?為什麼?學生討論發言後,教師又問:科學家是根據什麼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呢?
教師指導學生認真觀看《從猿到人演化示意圖》,並說明從左至右分別是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現代人。教師提問:我們是怎樣知道人類進化的過程的呢?學生思考後,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卡通問答,說明主要是根據對考古發掘出來的實物資料進行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這些實物資料包括古猿和古人類骨骼化石等。
教師提問:根據對考古資料的考察和研究,科學家們對人類的起源做了怎樣的解釋呢?我們來看一段錄影。多媒體播放錄影《人類的起源》,同時教師提出下面兩個問題,要求學生邊看邊思考: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什麼標誌著古猿演變成了真正的人?學生討論後,教師提出如下答案供學生參考: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中華書局版 ①首先是勞動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腳分工,手腳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滿足勞動的需要。
②製造工具是人在勞動過程中的創舉,動物會不會製造工具?不會。所以,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因此說,在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教師提問:據科學家考證地球上最早出現人類大約是在什麼時候?學生答出至少在300萬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類的活動。教師講解:有了人,就有了人類歷史。考古發掘證明,中國也是人類發源地之一。請同學們看書,看看我國境內有哪些重要的遠古人類遺址。
***二***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1.中國是世界上發現早期人類化石和遺物最多的國家。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中國早期人類主要遺址分佈圖》,找出元謀人、北京人的位置。 教師講解: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遠古人類遺址分佈範圍很廣。北起遼寧,南及雲南,西至陝西,東到安徽,遍佈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百個縣市,其中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說明我國遠古人類遺址不僅僅侷限在黃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我國曆史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並且遠古人類遺址數量多,在我國20多個地方發現有三四百處遺址,是世界上發現早期人類化石和遺物最多的國家。
教師提問:誰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元謀人
教師講解:元謀人遺址在雲南元謀縣,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元謀人的活動揭開了中國歷史的篇章,因此中國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究竟元謀人已經開始從事哪些活動了呢?今天的人們是怎麼知道的?多媒體顯示《元謀人遺址圖》,教師講解:他們已經會製造工具和用火。科學家在元謀人遺址發現了石器、灰燼。可惜考古資料有限,我們對他們的活動還所知不多。能比較全面地反映遠古人類的生活的是北京人遺址。
多媒體顯示《中國早期人類主要遺址分佈圖》***全圖***及兩個提問:北京人遺址是在哪裡發掘的?距今約多少萬年?要求學生在課本上找到答案。
3.北京人
①想像並描述北京人生活的環境。
②請一個同學上臺做模特,下面的同學對照投影儀上的北京人站立像及復原頭像,比較北京人的外貌特徵與現代人有哪些不同。
③展示仿製的石器、木棒,讓學生說說它們的用途。
教師作一小結,強調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會不會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火也是當時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使用對人類的進化意義十分重大。然後說明:在發掘北京人洞穴時,考古學者又意外發現了山頂洞人遺址。
4.山頂洞人
多媒體顯示《中國早期人類主要遺址分佈圖》、《山頂洞人復原胸像》。
教師提問:山頂洞人生活在什麼時候呢?***距今約30000年前。***經過幾十萬年的發展,山頂洞人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呢?
多媒體顯示《北京人復原胸像》、《山頂洞人復原胸像》和《山頂洞人磨製的骨針》、《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圖。
教師提問:人們是如何得知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的技術?
學生得出如下結論:骨針、裝飾品的發掘。骨針是用來縫製衣服的,這說明山頂洞人已有了羞恥之心;裝飾品的發掘說明人類還有了原始的愛美意識、審美意識。這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也說明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也創造了美。山頂洞人還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術,這進一步增強了人類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
所以,山頂洞人比北京人大大進步了,雖然這個進步還很緩慢。
五、課堂練習
1.你能說出北京人與猿類動物有哪些不同嗎?
提示:①體質特徵不同。②北京人能製造工具。③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還有了簡單的語言。④北京人共同勞動,共同分享食物。
2.講講北京人的體質特徵,想一想,為什麼北京人的上肢與現代人相似?
提示:北京人的體質特徵:能直立行走,上肢與現代人相似,頭部還保留一些猿的特徵。如前額向後傾斜,眉骨粗大突出,鼻子扁平,嘴巴前伸。古猿從森林到林間草地生活,遇到猛獸時就會拾起現成的樹枝、石塊進行抵抗和回擊,用樹枝和石塊打下樹上的果實或挖掘地下的塊莖、塊根。他們被迫在平地上採取直立行走的姿勢,上肢得到解放。隨著勞動的增多,手臂、手指更加靈活發達,於是也能進——步從事更復雜的勞動,上肢得到進一步的解放。手勞動越多,進化越快。
3.你能想像並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嗎?
提示:可以從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環境、他們製造和使用的工具、使用天然火、獵取動物、採集植物、共同分享食物等方面來想像並描述。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從探討人類的起源問題入手,初步瞭解了我們的遠古祖先。通過學習,同學們瞭解了人類的哪些早期文明?
學生得出如下結論:人類的出現是文明的開始。早期文明包括製造工具、原始的採集、狩獵活動、群居生活和使用火***天然火、人工取火***、縫製衣服、製作裝飾品等。
教師進一步說明:人類起始階段文明的出現是我們的遠古祖先與大自然進行艱苦卓絕的奮鬥的結果。沒有我們的遠古祖先的艱難奮鬥歷程,就永遠不會有今天的現代文明。因此我們應該發揚祖先的這種積極探索、勇於奮鬥的精神,為人類的明天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
七、作業佈置:同步指導第2頁***課堂針對訓練***
八、課後反思: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淺析
一、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的意義
1.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的需要
隨著新課改步伐的加快,我國當前的歷史教學進入了新階段,歷史教學方式日益凸顯其重要性。新課程的發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對課程共同體驗與感悟,要學會探究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教育家葉瀾的“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的名言一直激勵著廣大歷史教師投身於歷史教學反思中去,教師通過對自身的不斷反思更科學地教會學生知識,同時對於自身能力與素質的提升也是一個巨大的發展契機。
3.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需要
歷史學科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承載了人們對學科的發展期望,是歷史每個重要瞬間的凝結。歷史也是一門反思性較強的學科,社會總是在歷史的反思中不斷進步的。教師通過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學習具有高質量的歷史來領悟生命的真諦,客觀上有助於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
二、初中歷史教學反思途徑
1.對學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最易於發現的,某位學生上課學習表現得認真與否,教師一眼望去便知結果,也可從學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師是否懂得學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識。學習態度不誇張地說決定著學習的結果,因此要到學生學習態度最認真的時候去講授那些較為重要的知識。其次,反思學生的學習內容。反思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現行的教育內容,反思學習內容的難易度,做到難與易均衡,找到“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覺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許就會學會這些知識。在這一階段,教師最重要的是學會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內容的難易適中來進行教育。最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反思學習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高效,反思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否脫離死記硬背的苦海,是否達到理解的標準。
2.對教師自身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不僅體現在對教師所具備的知識的反思水平上,更應深入實際,做各項反思的實踐者,從教學的整個環節入手去解決面臨的問題。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學意識。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意識,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環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學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簡單的回憶工作,“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是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分析教學涉及的各個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徹地將知識講述給了學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課上是否照顧到了所有學生或大部分學生的接受知識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習慣。反思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見效果的,需要長期地堅持和積累,在教學前要意識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識,具體應反思些什麼內容;在反思過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點,通過反思幫助學生記憶知識,更好地運用已學知識去探索未知的知識,形成經常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總之,教師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許多,教師要儘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對歷史教材的反思
一本好書勝過一位好老師。我們可以從優秀的書中汲取營養,可以從書中領略先進人物的思想事蹟,從中外名著、歷史教材、相關史料中發現歷史,通過課外書目的閱讀了解歷史發展的現狀,瞭解歷史發展的步伐,汲取先進歷史人物的發展經驗,從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掌握歷史。一方面,注重反思歷史教科書。教科書是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工具書。但是教科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更新教材素材,便於教師和學生掌握一手教學資料,在教學中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從歷史教科書中總結教學規律,反思已出現的教學事蹟。另一方面,注重反思相關歷史史料。所有的事物都是利弊並存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一些不真實的史料,通過已掌握的知識去分析與鑑別知識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以免錯誤的、無根據的史料誤導學生的思想與價值取向。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給予他正確的方向便會使他走向光明的道路,反之則相反。因此,教師不僅是教書的人,也是育人的人,要擔負起各方面教育職責。在一線教學的歷史教師,必須不斷地經常反思自己,反思每一個教學的細節,深入瞭解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努力。
作者:李碧敏 單位:漳州立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