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的五感

  隨著科學家對大腦的深入研究,右腦越來越被人重視。你清楚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左腦是意識腦,右腦是潛意識腦,這是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左腦具有意識性的五感:視、聽、觸、嗅、味。而右腦具有另一種感覺體系,也就是潛意識性的五感:心靈感應、透視力、觸知力、預知力、意念力。人們通常動用左腦的五感體系,右腦的感覺體系常處於休眠狀態。我們平時說的“特異功能”其實就是右腦的這五感,每個人都具備,只不過人類因為壓抑潛意識的大腦新皮質過於發達,使得這種能力被封存起來。相反,動物的大腦幾乎都是由舊皮質組成,因此能夠發揮這種能力。英語中的ESP***Extra Sensual Perception***能力指的就是。

  心靈感應是一種能夠遠距離讀取到對方思想的能力,是一種不必靠語言傳達的溝通能力。一個人因為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對方頭腦中的心像,因而明白對方內心的活動。

  預知能力是能夠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能力。這也是因為將要發生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的心像裡,所以使自己能夠得以預知。許多高僧大德這種預知能力非常強,能準確預見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透視能力是能透視障礙物之後的東西的能力。這也是因為障礙物後的東西能在自己頭腦中出現清晰的心像,所以能夠透視。

  觸知能力,比如將一張揉成一團、記有文字和記號的紙片,通過用手觸控或用面板感知的方法便能知道紙片裡的文字和記號,這種能力就是觸知能力。

  意念能力是通過意念來使物體按照自己的要求變形或恢復原狀的能力,比如通過意念來控制時鐘的指標,於是指標真能按自己的想像移動。

  右腦的這些能力普通人已經封存起來了,因此具有這種能力的人也就被稱為“高人”或者天才。其實這種能力在小孩身上我們有時可以看到。宇宙的波動頻率是7.5赫茲,這個頻率剛好是介於α波和δ波之間的頻率。胎兒和嬰兒的腦波頻率也是7.5赫茲,所以一開始就和宇宙的波動同頻併產生共鳴。因此胎兒和嬰兒這兩個時期也是人ESP能力最高的時候。

  但ESP能力不是隻有小孩子或“高人”才可以擁有,只要你根據右腦學習並且充分去應用就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通常被稱為天才的人,大都是右腦運作能力比較強的人。

  右腦的鍛鍊方法

  右腦支配左半身,控制左手運動,反過來,左手、左半身器官的運動也刺激右腦。有意識的調動左手、腿、眼、耳,特別是左手和左手指的運動,對大腦皮層產生良性刺激,是開發右腦的有效方法。

  還有一種就是運用CMT技術訓練右腦。

  這是由自律法的世界性權威W·魯特在自律法、坐禪法、瑜伽法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生理機制是創造一種條件,利用色彩激發右腦的功能,進而使側重於形象思維、非邏輯思維和空間處理的大腦右半球和負責語言、抽象思維的左半球取得功能上的平衡。其重點是要集中精神,大力激發右腦功能。

  具體作法是,參與者用畫筆蘸上不同顏色的顏料,隨意的、毫無目的的在紙上亂塗亂畫。等亂塗亂畫一陣子後,再靜下心來觀看自己的“作品”。這時要用海闊天空的聯想和漫無邊際的想象去觀看、理解和分析自己的“作品”,有時就能在亂畫或在觀賞中激起新的設想。

  亂塗亂畫的過程,一方面促進精力集中,一方面可以使精神放鬆、情緒穩定。這其實是讓左腦處於抑制狀態而右腦處於活躍狀態,激發了右半腦的創意功能。觀賞作品則進一步激發右腦的想象功能、聯想功能,從而促進創造性的開發。

  右腦發達的人有什麼特點

  右腦比較發達的人通常都對音樂、藝術比較敏感,看問題總是著眼於整體和全域性。之所以這樣認為,右腦控制著人的空間思維能力、藝術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

  從這可以看出來,藝術生一般右腦都較發達。

  理解數學和語言的腦細胞集中在左半球;發揮情感、欣賞藝術的腦細胞集中在右半球。

  右半腦發達的人在知覺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強一些;而且知覺、空間感和把握全域性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強一些。在各種動作上相對更敏捷一些。右腦最重要的貢獻是創造性思維。右腦不拘泥於區域性的分析,而是統觀全域性,以大膽猜測跳躍式地前進,達到直覺的結論。在有些人身上,直覺思維甚至變成一種先知能力,使他們能預知未來的變化,事先做出重大決策。

  左腦的記憶迴路是低速記憶,而右腦的是高速記憶,左腦記憶是一種“劣根記憶”,右腦記憶則讓人驚歎,它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開發右腦的重要性,不過開發右腦,最好在非常小的時候開始,成年人一般就不太容易開發右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