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論文

  美術欣賞是一種特殊的複雜的精神活動,是人們在接受美術作品過程中經過玩味,嘗試,領略,產生喜悅,愛好的過程。它對於提高的人藝術素養,陶冶人的思想情操,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談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談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全文如下:
 

  美術欣賞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通過培養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能讓幼兒對生活環境、美術作品和大自然盡情感受和想象,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充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分析了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並提出了培養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對策和方法。

  一、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

  幼兒園要將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能力是人類的一種心理能力,其包含著情感、想象、記憶、知覺、感覺等心理要素,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包括以下幾種能力。

  1.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

  幼兒園首先要對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進行培養。人類天生就對不同的顏色有著視覺的辨認能力,幼兒進入幼兒園後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逐漸能夠關注和感知雕塑中的形象、圖畫中的圖形和繪畫中的造型。在幼兒園階段,幼兒已經能夠將自己喜歡和熟悉的事物在畫面中指認出來,並通過直觀感知方式來感受作品的意蘊。

  2.幼兒的審美想象能力

  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還要培養幼兒的審美想象能力,讓幼兒能夠根據已知的審美材料展開想象,在心理上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美術作品的魅力就在於誘發人們的藝術想象力,隨著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有意想象得到了發展,再造想象也得到了初步的發展。隨著幼兒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和知識經驗的豐富,越來越多的創造性,極速被加入到幼兒的審美想象過程之中。

  3.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

  創造性想象和好奇心是幼兒審美創造能力的主要表現。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進行一系列的審美創造行為,表現出豐富的審美創造能力。幼兒的審美創造是一種無目的的自由行為,隨著幼兒再造想象能力的不斷提高,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也會不斷地提高。

  二、如何培養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

  1.讓幼兒對周圍事物和藝術作品產生審美距離

  要培養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首先就要讓幼兒能夠對周圍的事物和藝術作品產生審美距離,從而獲得一定的審美體驗。要想培養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就必須讓美術作品對幼兒產生吸引,使幼兒對其產生興趣,這也是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基礎――要讓幼兒具備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發現周圍事物和美術作品中蘊含的美感。

  2.培養幼兒的美術審美體驗

  幼兒教師要認識到,美術欣賞能力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情感體驗,因此,在培養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過程中要增強幼兒的審美體驗,要讓幼兒在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中將自己的資訊和情感投射到美術作品中去,瞭解美術作品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蘊含的意義和情感,學會移情。

  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從美術作品的造型、顏色、線條中感受到美術作品中的情感性質,例如從舒展明亮的色調中感受到愉悅、從暗淡枯萎的色調中感受到失望和痛苦等等。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審美體驗,使幼兒具備敏銳的審美知覺。

  3.培養幼兒的審美創作能力

  審美創作能力是美術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眼、手和腦,讓幼兒能夠自由地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並運用美術材料、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進行審美意象的改造和加工。幼兒教師要將美術課還給幼兒,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和審美創作能力。教師要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進行美術創作,為幼兒提供豐富而充足的美術創作材料,將幼兒的美術創作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讓幼兒能夠從優秀的美術作品中獲得啟迪,並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獲得美術創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美術創造性思維

  教師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就要將幼兒的美術創造性思維培養出來。在培養的初期階段,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對美術作品中的表現手法、造型、色彩、線條、形象等進行觀察,找到與眾不同的審美切***,進而要讓幼兒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感受。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注意到美術作品的形式與內容,逐漸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到審美物件的結構和形式上去,使幼兒審美注意的穩定性和自覺性得到增強。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對美術作品進行幻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培養幼兒的美術創造性思維。

  美術欣賞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幼兒教師要對美術欣賞能力進行充分的認識,並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全面培養和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使幼兒能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和美術作品,獲得積極的審美體驗,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