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數學手抄報圖片

  初二上數學手抄報資料1:

  隋唐朝時期的數學發展

  隋煬帝大興土木,客觀上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唐初王孝通的《緝古算經》,主要討論土木工程中計算土方、工程分工、驗收以及倉庫和地窖的計算問題,反映了這個時期數學的情況。王孝通在不用數學符號的情況下,立出數字三次方程,不僅解決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也為後來天元術的建立打下基礎。此外,對傳統的勾股形解法,王孝通也是用數字三次方程解決的。

  唐初統治者繼承隋制,656年在國子監設立算學館,設有算學博士和助教,學生30人。由太史令李淳風等編纂註釋《算經十書》,作為算學館學生用的課本,明算科考試亦以這些算書為準。李淳風等編纂的《算經十書》,對儲存數學經典著作、為數學研究提供文獻資料方面是很有意義的。他們給《周髀算經》、《九章算術》以及《海島算經》所作的註解,對讀者是有幫助的。隋唐時期,由於曆法的需要,天算學家創立了二次函式的內插法,豐富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內容。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主要計算工具,它具有簡單、形象、具體等優點,但也存在布籌佔用面積大,運籌速度加快時容易擺弄不正而造成錯誤等缺點,因此很早就開始進行改革。其中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和珠算都是用珠的槽算盤,在技術上是重要的改革。尤其是“珠算”,它繼承了籌算五升十進與位值制的優點,又克服了籌算縱橫記數與置籌不便的缺點,優越性十分明顯。但由於當時乘除演算法仍然不能在一個橫列中進行。算珠還沒有穿檔,攜帶不方便,因此仍沒有普遍應用。

  唐中期以後,商業繁榮,數字計算增多,迫切要求改革計算方法,從《新唐書》等文獻留下來的算書書目,可以看出這次演算法改革主要是簡化乘、除演算法,唐代的演算法改革使乘除法可以在一個橫列中進行運算,它既適用於籌算,也適用於珠算。

  初二上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初二上數學手抄報資料2:

  數學警句

  1.動動手,動動腦,數學活動真有趣;愛動手,愛動腦,數學活動更加好。

  2.點線面體勾勒大千世界,加減乘除演繹無限蒼穹。

  3.點亮每一顆心靈,登上數學的頂峰。

  4.開啟趣味數學的大門,讓快樂伴我們成長。

  5.聰明的人熱愛數學,愚蠢的人討厭數學。

  6.奧妙數學數奧妙;數學奧妙奧妙數。

  7.3,1,數學門,向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