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數學手抄報圖片

  資料1:

  魏晉時期的數學發展

  魏、晉時期出現的玄學,不為漢儒經學束縛,思想比較活躍;它詰辯求勝,又能運用邏輯思維,分析義理,這些都有利於數學從理論上加以提高。吳國趙爽注《周髀算經》,漢末魏初徐嶽撰《九章算術》注,魏末晉初劉徽撰《九章算術》注、《九章重差圖》都是出現在這個時期。趙爽與劉徽的工作為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趙爽是中國古代對數學定理和公式進行證明與推導的最早的數學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經》書中補充的“勾股圓方圖及注”和“日高圖及注”是十分重要的數學文獻。在“勾股圓方圖及注”中他提出用弦圖證明勾股定理和解勾股形的五個公式;在“日高圖及注”中,他用圖形面積證明漢代普遍應用的重差公式,趙爽的工作是帶有開創性的,在中國古代數學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劉徽約與趙爽同時,他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名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張對一些數學名詞特別是重要的數學概念給以嚴格的定義,認為對數學知識必須進行“析理”,才能使數學著作簡明嚴密,利於讀者。他的《九章算術》注不僅是對《九章算術》的方法、公式和定理進行一般的解釋和推導,而且在論述的過程中有很大的發展。劉徽創造割圓術,利用極限的思想證明圓的面積公式,並首次用理論的方法算得圓周率為 157/50和 3927/1250之間。

  劉徽用無窮分割的方法證明了直角方錐與直角四面體的體積比恆為2:1,解決了一般立體體積的關鍵問題。在證明方錐、圓柱、圓錐、圓臺的體積時,劉徽為徹底解決球的體積提出了正確途徑。

  設計圖

  資料2:

  數學警句

  1.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任;加減乘除,低碳環保。

  2.快樂數學節,是我們中山人自己的快樂時刻。

  3.快樂數學節,快樂少不了;玩中學知識,玩中得快樂。

  4.開開心心玩遊戲,快快樂樂學數學。

  5.精計算,巧解生活方程;巧設計,細繪人生影象。

  6.加一加,減一減,生活處處有數學。

  7.加減乘除智慧多,數學遊戲樂趣多。

  8.加減乘除小世界,勤思博活大智慧。

  9.加減乘除四兄弟,連著朋友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