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創新文章
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那些創業人士的文章,學習他們,激勵自己。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葉蕾:復旦美女微博開花店年收入百萬
葉蕾,復旦畢業生,國企工作,卻毅然辭職開始在網上開花店當起了賣花姑娘。2年的時間,從網店到實體店,在初期光鮮花的營業額就能穩定在6萬左右。美麗的女孩、漂亮的花束、優雅的花店、帶著夢想的生活方式……這也許是許多90後、90後年輕人最為嚮往的生活。
沒錢開店 網際網路來幫忙
2011年大學畢業,兩年時間換了兩個單位,還是沒能讓葉蕾產生歸屬感。從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的葉蕾,起初在國企上班,名校學歷、穩定的工作加上姣好的形象,令周遭羨慕不已。但是,她的心卻另有所繫。2013年,她毅然辭職,和另一個漂亮的女孩合夥在網上開起了虛擬花店,取名“櫻庭花町”。生意剛開始的時候,也經歷了彷徨和低谷,但兩個女孩卻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夢想。
“當我接觸花店這一行,帶給我的興奮和新鮮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我在做的事情是一個朝陽產業,有很好的前景。”葉蕾說。
當初葉蕾藉助網路編織創業夢的時候,最大的壓力不是別的,而是來自她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傳統的人,在他們看來,賣花跟賣水果、賣菜一樣,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出來應該做的體面工作。所以最初他們不願意我辭職。”葉蕾說。
“我們是毅然決然的,而且立志做一個不一樣的花店。”葉蕾認真地解釋道,“我們走的是私人定製情感路線,為有故事的客戶量身打造不一樣的花。我們摒棄了傳統花店的搭配與包裝方式,不論是花的設計或是包裝手法,都是源於花藝師對顧客故事的理解,以及對生活和美的見解。”
就這樣,葉蕾開始利用微博建立自己的“據點”,傾聽客戶訂花故事,製作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花束。
今年3月,葉蕾接到了一個訂單,“是一位先生想要送花給他在咖啡店一見鍾情的女性,但只知道對方穿一件藍色的裙子,拿著賓士車鑰匙。於是我們就在咖啡店附近,為他佈置了一輛白色的賓士車,車尾箱裝滿了藍色滿天星鋪到地上。”葉蕾說,每一個幫轉發這條微博的人都可以獲得“櫻庭花町”送出的一束藍色滿天星,希望能以此找到這位miss blue。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傾聽故事 做頂級花店
“來店裡買花的每一位顧客,我們都會認真傾聽他的故事。他是為誰挑選鮮花、又為什麼送花、想要表達些什麼……”葉蕾說,她店裡的每一束鮮花,都是為顧客而生的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如果客人們接過花束時能綻放出驚喜的笑容,那就是對花店最棒的肯定。
葉蕾的創意花店,不僅深諳網路營銷之道,更是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個性和美的需求,“櫻庭花町”慢慢有了知名度,她們開始夢想著在當地最大的高階購物城開一間門店,從網路走到消費者面前,做“城中最美的花店”。
“除了鮮花銷售以外,我們還接了很多現場花藝佈置、開業活動、宴會和派對業務。我們得到了許多企業和個人客戶的信賴。”葉蕾自豪地說,“創業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時刻都保持學習和思考,讓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許多可能性。”
葉蕾和她的團隊以非常的努力,終於站到了當地花藝行業的頂端,她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兩年後,最心儀的商場向她們丟擲橄欖枝,邀請她們入駐。
“我們所處的樓層是國際二線品牌的樓層,這對於一個南寧本土創業品牌而言是極罕見的待遇。”說起自己的第一家實體店,葉蕾滿臉興奮。加上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如今,葉蕾的創意花店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我認為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所散發出的光彩,能夠打動身邊的許多人。所以我們在一無所有的創業初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無償支援,我的家人後來慢慢理解我,也是儘自己所能給了我很大幫助,現在他們也很為我感到驕傲。”葉蕾說。
我們不只是賣花,我們是設計公
父親稱呼葉蕾為“賣花姑娘”,葉蕾就嚴肅地糾正,“我們不只是賣花,我們是設計公司。”小到一束花,延伸至製作翻糖甜點、承接現場佈置、開設花藝課、舉辦派對,以及做軟裝等等。
80%的營銷+20%的作品創意,在初期的純網上營業階段,“櫻庭花町”單單鮮花的營業額就在每月6萬元左右;加上承辦各類活動,每月營業額還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
不過,賺多少錢並不是這群年輕人評價自己創業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的,我們結交了很多朋友,就像您一樣,我們通過真誠的交流結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葉蕾親切地看著記者說。
80%的營銷+20%的作品創意,在初期的純網上營業階段,“櫻庭花町”單單鮮花的營業額就在每月6萬元左右;加上承辦各類活動,每月營業額還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如今,葉蕾的創意花店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葉蕾還說,他們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種有格調的生活方式,為了夢想,開足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二:
田井新:拉起團隊建“咕嚕Grooo”外賣平臺創業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學生田井新和他的小夥伴們一同搭建了一個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生活服務平臺——“咕嚕Grooo”。這個平臺由開發運營團隊的30個人、一個APP、一個微信公眾號、一個網站、眾多商家組成。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是蘇泊,田井新的同系同學。今年年初,蘇泊提出和幾個同學開一家超市,大家認為雖然開超市能掙錢,但沒啥意思,不如做一個“o2o”的生活服務平臺,就從送外賣開始。大家一拍即合。同學焉詩豪負責做微信公眾號和網站,來自計算機系的聞一鳴負責寫APP。假期過後,軟體和網站基本成型,接下來就看運營了。
運營是個很麻煩的問題,田井新和幾個同學負責這一塊。他們和一個個外賣店聯絡,“剛開始跟商家說話都害羞,現在好多了。”田井新說。與外賣店談合作很順利,只是很多店主年紀較大,不會用智慧手機,他們需要幫店主下載、安裝,然後再交給店主用。好多時候,店主當時說學會用了,但第二天電話就打過來,說接不了單了。遇到這種情況,田井新他們就得趕緊趕過去。
送外賣,配送是個大問題。好多外賣店都抱怨,需要一個專門的配送人員,增加了開支。針對這一情況,田井新和他的小夥伴們組建了自己的配送隊伍幫外賣店配送。配送是個累活,報酬少了沒人幹,報酬多了又給不起。他們通過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把配送時間固定在中午12點和下午6點左右,網上訂單下好後,配送人員集中取一次,然後發給各個宿舍樓負責配送的同學,這些學生就住在本棟宿舍樓,他們下課回宿舍的時候順便就捎上去了,所以配送不用付出太大精力。
現在除了送外賣,他們的業務還擴充套件到超市等。從4月份到現在,他們的配送額有7萬多元,“平臺能得到配送額的10%到15%作為利潤,大家還是有信心做下去的。”田井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