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雞的民間傳說故事

  養雞在我國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多等一遍雞鳴

  相傳,有兩個人向酒神求教如何釀酒。酒神授之以法:選端陽那天飽滿的米,與冰雪初融時清冽的高山流泉之水調和,注入千斤紫砂土鑄成的陶甕,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荷蓋緊,緊閉九九八十一天,直到雞叫三遍後方可啟封,酒即成矣。

  二人假以時日,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終於找齊了所有的材料。他倆按照酒神的吩咐把釀酒的材料調和密封好,然後潛心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的到來。

  多麼漫長的等待啊。

  漫漫長路的終點終於觸手可及,第八十一天終於到來了。兩個人整夜都不能入睡,等著雞叫的聲音。

  這時遠遠地傳來了第一聲雞叫,彷彿過了很久很久,依稀傳來了第二遍雞叫,第三遍雞叫什麼時候才能傳來呢?

  其中一個人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陶甕,卻驚呆了——裡面是一汪渾水,釀出的酒的味道又苦又酸,他後悔極了,失望地把酒灑在地上。

  而另外一個,雖然慾望彷彿一把火一樣在他心裡慢慢地燃燒,讓他按捺不住想要伸手,但他還是咬咬牙,堅持到了最後的第三遍雞叫響徹天空。他開啟陶甕:多麼甘甜清澈、沁人心脾的美酒啊!

  他成功了,與前者相比,只是多等了一遍雞鳴而已。

  :光緒吃雞蛋的故事

  清末李元伯《南亭筆記》裡記錄了一則“雞蛋問題”,說的是光緒小皇帝喜好吃雞蛋,一天要吃四個。四個雞蛋在光緒時期也就十二三個銅錢而已。而御膳房獅子大開口,開價整整三十四兩銀子。

  光緒有次與他的老師翁同龢閒談,說道:“雞蛋真好吃,可這東西這麼貴,翁師傅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深知其中貓膩,知道是內務府的人虛報冒領,但又不便直說,只好推脫道:“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則不敢也。”這樣一來,光緒皇帝吃雞蛋就可以吃掉一萬二千四百一十兩白銀。

  管中窺豹,由此可知,內務府通過虛報帳目,低價買進,高價賣給皇帝,冒領銀兩大肆貪汙的現象有多嚴重和普遍。政治清朝內廷一年用掉四五百萬兩白銀,也就不足為奇了。

  :雞冠山的傳說故事

  承德避暑山莊的正前門,有一座神奇的紅照壁。據說,人們在壁前跺跺腳,然後將耳朵貼在牆上,就能聽見牆壁裡有“嘰嘰嘰”的叫聲。早晚清靜的時候,這叫聲就更真切,相距十步也可聽清。紅照壁裡怎麼會有雞叫聲音呢?當地人說這是雞冠山的金雞在裡面叫。

  雞冠山,在避暑山莊東南20公里處,遠望整個山嶺好像金雞的身體,山頂之上,五根粗大的紅色巖柱,一字排開,參差而立,構成了雞冠的雄姿。

  說起雞冠山,它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200多年前,雞冠山下住著一個老漢,每天晚上他都聽見後山上有“嘰嘰嘰”的雞叫聲,可是一到白天卻怎麼也看不見有雞出現。

  老漢感到非常奇怪,一天晚上,明亮的月光下,他順著雞叫的聲音摸索著向前尋去,突然在一個小山洞前,發現了黃燦燦的老母雞,領著一群金黃的小雞在歡快地尋找食物。

  老漢看到這群可愛的雞,十分高興。他也不去驚動它們,每天把省下來的小米,撒在山洞前,供雞食用。

  天長日久,這群雞就和老漢成了朋友。

  一天,來了一個客人,住在老漢家裡。正在這時,朝廷下達命令,要老百姓到熱河給皇帝修建行宮,老漢臨走前,便把餵雞的事委託給客人,並囑咐客人不要驚動它們。

  誰知這個客人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當他給雞送米的時候,發現這群雞不是普通的雞,而是一群金雞。他看到有利可圖時,貪心發作,把老漢的話忘得一乾二淨。

  一天晚上,他偷偷地躲在山洞旁邊,正當母雞領著小雞出洞尋找食物時,他猛地撲向老母雞。小雞一驚都趕快跑回洞內,只有母雞來不及回洞,就一口氣跑到了熱河行宮的麗正門前的紅照壁,老漢正在砌壘照壁,忽然看見母雞驚惶飛來,知道它一定遇到了不幸的事,就立即把老母雞保護起來。

  從此,金雞就在紅照壁內“嘰嘰嘰”地叫著,與老漢砌牆、雕磚,打石的聲音相呼應。

  現在,許多國內外的遊客到避暑山莊遊覽時,總想聽聽紅壁照中的金雞叫聲。像北京天壇迴音壁一樣,它給這座離宮增添了神祕的色彩。

  至於雞冠山的那個石洞,人們稱它為“金雞窩”。在雞冠山南側和東北側的山谷中,各有一根60多米高的淡紅色石柱,人們說那是雞腿。巨大的身軀,鮮紅的雞冠,兩條堅實筆直的雞腿,金雞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每當明月高照,雞冠山的影子便會清晰地映在山下20裡外的山莊田野之上,從而構成一幅“雞冠掛月三千丈”的雄偉壯麗的畫面,給人以美妙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