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有什麼症狀該如何護理

  骨折的症狀除了出現疼痛之餘,還會導致患者區域性腫脹和出現瘀斑,但很多人都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所以延誤治療。那麼,典型的骨折的症狀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骨折的症狀,希望對你有幫助。

  骨折的症狀

  骨折的全身症狀:

  骨折患者一般體溫多無改變,嚴重損傷者由於血腫吸收,體溫可上升,通常不超過38℃。若體溫持續升高長時間不退,超過38霓以上,伴有頭痛惡寒,周身不適,區域性腫痛掀熱。骨折後,由於血換氣滯。骨折的症狀會伴有口渴、口苦、心煩、便祕、小便短赤、夜寐不安等症,脈多浮數而緊,舌苔黃膩或白膩。若出血過多或體虛者,多出現頭暈、心悸、氣短等症,脈多充或澀,舌質淡紅等。

  骨折的區域性症狀:

  1、區域性疼痛和壓痛:骨折後因區域性組織損傷,或部分肌肉痙攣,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骨折部位有明顯的侷限性壓痛和縱軸叩擊痛,常是判斷有無骨折的症狀之一。

  2、區域性腫脹、瘀斑和面板擦傷:骨折後區域性血脈損傷,阻塞絡道,可出現腫脹的骨折的症狀。若骨折處出血較多,溢於皮下,即成察斑。若骨折處肌筋膜完整而使出血不能外溢,或因折端壓迫,迴圈受阻,可使肌筋膜問區內壓力持續增高,影響動脈血的灌注,從而造成肌肉的缺血、缺氧。

  3、區域性功能障礙:骨折後,由於肢體內部支架遭受破壞,肢體失去應有的槓桿作用,同時因疼痛而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肢體功能可部分受限或完全喪失,但青枝骨折、嵌插骨折不一定有明顯的功能障礙,須仔細檢查,以防漏診。

  骨折的護理方法

  ***1***骨折病人大多活動不便或需要長期臥床,生活上需要照顧,對身體的恢復考慮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細緻周到的護理,家人有什麼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觀出來,以免引起病人的誤會。經常同病人談談,多加安慰,使其感到家庭的溫暖、親切,增強康復的信心。

  ***2***面板的護理,對長期臥床、特別是對石膏固定和截癱的病人尤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應保持面板清潔、乾燥,床單需要平整無皺摺。截癱的病人應每2小時翻身一次,並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壓部位,以預防褥瘡的發生。

  ***3***便盆的使用。臥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來接,使用便盆時,用枕頭墊高上身;如果需長期臥床可將床邊開洞口,大便時便盆放在洞孔下,臀部下方墊一小油布或塑料布,自洞口上緣下垂於便盆,保持洞口及其周圍清潔。

  ***4***預防垂足,注意保持傷肢功能位置,床上應備支被架,防止區域性受壓,預防垂足。

  骨折患者的營養原則

  骨頭的生長需要:膠原、鈣、磷以及維生素C、D,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了以後要重點補充這些物質,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復元氣。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晒不到太陽,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臟、蛋黃等***,並儘可能多晒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容易引發便祕,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