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語文基礎練習

  想要提高高考語文成績,那麼在最後的複習階段,就要多做練習強化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各位同學練習。

  :語言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前,春聯是用毛筆書寫的,稍為講究的用上好墨汁,書寫出來的春聯字型光潔明亮,還散發出□□墨香。那時,在一個村的大門或者祠堂所張貼的春聯,無論是內容還是書寫都頗為講究,多數由該村具有文化且毛筆字寫得好的族人來□□,因為張貼在村門口或祠堂的春聯是代表該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徵。村與村之間書寫的春聯內容□□□□地形成一種競爭,串門走親訪友看到那些春聯,書寫內容和字型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當今的書法展一樣,是一種美的享受。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文方格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3分 ***

  A. 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 B. 清新 主筆 不約而同

  C. 清淡 主筆 心照不宣 D. 清新 操刀 不約而同

  2. 以下語句是從上文中劃橫線處抽出來的,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春聯只剩下“華麗的空殼” ②而沒有了“魂”

  ③張貼春聯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過是一種形式 ④缺乏生氣和美感

  ⑤印刷體的春聯給人千聯一面之感

  A. ④⑤①②③ B. ⑤④①②③

  C. 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③①②

  3. 下列說話得體的一項是***3分***

  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學,多虧老師們悉心指導,我們全家非常感謝。

  B. 家慈辛苦了一輩子,把你養育大好不容易,你真應該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讀了林教授的大作,獲益匪淺,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 國慶節本市同學聚會,歡迎光臨,你的到來定會使寒舍蓬蓽生輝。

  4. 下面是蘇軾寫的一首詞,請判別它的詞牌名***3分***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鑑在塵埃?釀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A. 虞美人 B. 念奴嬌 C. 沁園春 D. 永遇樂

  5. 下列各組句子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①好容易總算把他哄下了。②好不容易總算把他哄下了。

  B. ①這一切都不是證據。②這一切不都是證據。

  C. ①雨後路滑,我好幾次都差點摔倒。②雨後路滑,我好幾次都差點沒摔倒。

  D. ①我幾乎忘了寒風中抱團取暖的往事。②我幾乎沒忘寒風中抱團取暖的往事。

  :默寫題

  6.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內外之分, ▲ ,斯已矣。***莊子《逍遙遊》***

  ***2*** ▲ ,以手撫膺坐長嘆。***李白《蜀道難》***

  ***3***聞道有先後, ▲ ,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4***此情可待成追憶, ▲ 。***李商隱《錦瑟》***

  ***5***而或長煙一空,____▲ _____;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范仲淹《岳陽樓記》***

  ***6*** ▲ ,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

  ***7*** ▲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

  ***8*** ▲ ,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詩論》***

  :古詩鑑賞

  7. 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落日悵望

  馬戴

  孤雲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簡要概括首聯的作用。***2分***

  ***2***“遠燒入秋山”中的“入”,從景的特點到心情的抒寫上都用得很準,請簡要分析。***4分***

  ***3***結合全詩,分析尾聯所表達的情感。***4分***

  答案

  1.C

  2.D

  3.D 斧正:是請別人修改文章的敬詞。又叫指正。家慈:又稱“家母”。是在別人面前對自己母親的謙稱。與“家嚴”相對。令愛、令媛:尊稱對方女兒 。

  4.A 5.D

  6.***1***辯乎榮辱之境 ***2***捫參歷井仰脅息 ***3***術業有專攻 ***4*** 只是當時已惘然

  ***5***皓月千里***6***醉裡挑燈看劍***7***後生可畏***8***江山代有才人出

  7.***1***緊扣“悵望”寫所見;引發詩人的鄉思***或:引出下面頷聯的直接抒情***。

  ***2***“入”字寫出了夕照逐漸黯淡的特點,表明詩人遠望之久、憶念之殷切;夕照之景加重了詩人的鄉愁,進一步觸發了詩人內心深處感時傷逝的情緒。

  ***3***詩人久居異地,思鄉心切,漸感年華老去,徘徊水邊不敢照見自己的容顏。***2分***表達出惆悵落寞、感傷悲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