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家劉熙載生平簡介
劉熙載,清代文學家。字伯簡,號融齋,晚號寤崖子。道光進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廣東學政。後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多年。他是我國十九世紀時期的一位文藝理論家和語言學家。被稱為“東方黑格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劉熙載生平簡介
劉熙載生於一八一三年,是江蘇泰州人,是著名的藝術評論家,被世人譽為“東方黑格爾”。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藝概》,詳細講述中國詩賦文詞書法以及八股文的轉變發展。
清人劉熙載出生在一個清寒的知識分子家庭之中,父親宋齡是一名閒居鄉里的隱君子。劉熙載在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就辭世,數年後母親也離世。劉熙載在他二十七歲的時候參加鄉試,並且中了舉人,三十二歲的時候中了進士,因為文筆好,後來被提拔在宮中做官,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位為劉翰林。而後清朝皇帝咸豐病死,清人劉熙載也因年事已高身體抱恙而告老還鄉,遠離官場。
劉熙載一生都將自己投入在治理規整教學模式之中,他即是一名積極向上的學者也是一名授人以漁的導師。他閱書無數,知識淵博,這些博學的文化也令他創作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佳作。“詩為天人之合”是劉熙載對藝術和美本質的總結概括。在清人劉熙載多年研究藝術和美學看來,他認為詩人的性情與天理的完美融合誕生了詩歌。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詩人的品性,即是他在《詩概》中所說的“詩品出於人品”的結論。
清人劉熙載對中國文學的深入研究讓人們對中國文學有了深刻了解和認識,他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學問家,著名的國學家。
劉熙載藝概
劉熙載是清朝晚期的學者,江蘇人,出身寒苦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年輕的時候考上進士,開始步入官場,官至廣東提學使,後離職回到家鄉。晚年在書院授課研究著作長達十幾年,這部藝概就是晚年時期創作編總的。劉熙載藝概是一部近代史古典美學著作,是劉熙載畢生對藝術理論研究的成果。
劉熙載藝概是作者對古代的文學多各方面的見解觀點的彙總。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囊括了對古代的文,詩詞,賦,書法,八股文等具體評論,藝概顧名思義就是藝術概論。藝概的宗旨為以簡約見繁瑣,既關注作品本身的文學性也考察作品的現實和作者的人品的關聯性,提出人品既文品,認為作者自身的修養品行體現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中表達的思想品格。此書表現出劉氏獨到的見解和論理。其中劉熙載提出文學的虛實結合,尤其看重浪漫主義的虛構文學對莊子屈原等多有肯定。劉氏把他畢生對古代文學的研究收集彙總成書,所論述的內容非常豐富為後代還原古代文學提供了論據和考證。
劉熙載藝概它也存在著缺乏整體性綜合體系論述的缺點,全書多是分散的片段論述表達觀點見解,沒有完整的論證古代的文學。書中多體現了劉氏個人的觀點看法對後代研究一定程度上仍產生了主觀上的影響。但這本書的智慧仍然超越了很多著作,體現了一個學者對古代文學的熱愛和對文學研究的熱情。
劉熙載書法
劉熙載晚清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劉熙載早年在官場為官就開始研究文學,寫了很多的文學札記,晚年辭官在學院授課著書。他的學說總自認為最滿意的就是藝概,因為這彙集了他畢生對古代各領域文學作品的論述。劉熙載本人同樣具有躬身親為的實踐精神,劉熙載書法也真正體現了他對古書法的審美觀點。
劉熙載藝概裡的書法部分,既對古代其它書法作品發表研究看法,也對自己的書法作出了剖析和評論。他參加科舉考試時候就表現出書法特長,尤其擅長寫小字型。晚年著書研究,更加積累了他書法創作的文化底蘊,他從漢朝和魏朝的石刻中學習書法,融合了四體書法的精髓,長期臨摹,厚積薄發,他的書法作品大氣,奇偉,行文變化,展現古典意境。他的書法作品正是他自身對其它書法作品論述審美的實踐,他認為要注重書法意境而摒棄條條框框的束縛,同時他還表達了作品和人品的關聯,劉氏自己的作品風格也正體現了他自身的人格特點,這也是他能廣泛閱讀古代文學並且融合自己的見解的風格。
劉熙載表達了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在長期深厚的積累基礎上升華高度,而不是一蹴而就投機取巧。劉熙載書法正是這個觀點論述的實踐結果。這一言行為我們後人發表評論見解樹立了榜樣,讓我們意識到應該避免空談,儘可能多的去親自實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