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保暖養生要注意什麼
大寒節氣養生更要注重保暖,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大寒保暖養生要注意的問題,歡迎大家閱讀。
大寒保暖養生注意一:常開“四扇門”
期門穴為肝經的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相當於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煩了,它就會站出來幫“將軍之官”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中醫古籍《傷寒論》裡認為此穴為疏洩肝膽的首選穴位,對調理肝臟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肝炎。章門是“障礙之門”的意思,它不僅是肝膽經的會穴,又是脾的募穴,專門治療脾虛與情志抑鬱。期門與章門兩個穴位,左右各兩個,所以我叫它們“四門”。
期門穴位於乳頭正下方,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而章門穴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找不到具體的穴位也沒有關係,只要將雙手掌面貼於乳房下方,以八字形式往下用力推,便可以刺激到這四個穴位。每天早晚分別反覆推5分鐘左右,就可以感受到焦慮情緒正在漸漸消散。
大寒保暖養生注意二:不損陰津
補水不失水 避免勞心費神
大寒期間養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滋陰。一般在長江流域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經過一個月之後的大寒節氣正是最乾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溼度一般低於50%,有時室內溼度甚至只有30%左右。
隨著天地間水氣的減少,人體內的陰液也會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統有宿疾的人常常會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淨的感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於高血壓、年老等造成血管彈性功能下降,則更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內常開暖氣或者空調,除了注意經常通風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氣加溼器之類以提高空氣中的溼度,晚上睡覺如果用電熱毯,也儘量不要開過夜或開太熱。儘可能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口乾後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後,都要喝一杯溫水。洗澡前後最好也各喝一點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大寒時節,切忌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汗液而出,受到損傷。鍛鍊應選在廣場向陽的地方進行,運動專案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快走、慢跑、廣場舞等。運動強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霧霾、下雪天,最好暫停鍛鍊。
時近春節,是工作最忙時,加上家裡掃撒庭院、採辦年貨等準備過年,人也極易疲勞,耗精傷神。適當休息、保持心情平靜對養陰也很重要。
大寒保暖養生注意三:不傷陽氣
外出“全副武裝” 尤其注意足部保暖
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淤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也會使體內的筋緊繃,引起疼痛和不適以及各種病症。
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來說,要更加註意防寒保暖,及時添衣,衣褲既要保暖效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於血液的流暢。早晚要少出門,一定要外出的話,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穿上棉鞋,抵禦嚴寒對身體的危害。
早上應儘可能晚起,等到中午或下午陽光晴好的時候可到戶外活動一小時左右。晒太陽對身體好處良多,既溫暖又補鈣,還可促進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在晴好的冬日,可以在室外伸出手腳,讓陽光直接灑在手腳上,也可以背對著太陽直接晒背。
足部的保暖至關重要,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寒冷時節要加倍呵護雙腳,加強腳部運動,平時外出儘可能步行。還可在室內做原地跑步鍛鍊,直到全身發熱,手腳溫暖。每天睡前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時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調補元氣,壯腰強筋,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