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有賴於各種途徑,各門學科教學的相互滲透、共同協作,而德育在個性心理教育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一條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略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有賴於各種途徑,各門學科教學的相互滲透、共同協作,而德育在個性心理教育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一條重要途徑。
【關鍵詞】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
Brief talk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a Wenjuan
【Abstrac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depends on each kind of means. Each subject infiltrates each and cooperative mutually, but moral education holds the balance of individual mental education and also is one mail way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filtration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人民已解決了溫飽問題,正日益與國際水平拉近距離。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過著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生活,有健康的身體,那麼,他們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嗎?不!因為時代在發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發展。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作了新的定義,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現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從整體上把握、強調完整意義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紀文明社會所要求擁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為統帥,生理健康是基礎,在此基礎上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全面發展、有機結合。心理健康已上升為提高民族素質的當務之急。
幾年前,報紙報導浙江省金華市第四中學高二年級一名學生,因忍受不了學習成績名次和家長的壓力,用榔頭打死了母親;另一則反映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中學兩名中學生因勒索錢財將一同學亂刀砍死;又如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夏令營內蒙古自治區之行,中國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素質很不理想,引起了社會有識之士的深深憂慮。這些材料,確實觸目驚心,引起了我的深思。
事實證明,不僅要給青少年一個健康的體魄,還需要賦予他們健康的心理。社會、家庭、學校都必須伸出雙手,共同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應有的努力。在學校,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專門開設健康課外,我認為在各科教學中,老師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大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的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藏有不少適應於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景。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
在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滲透是指在常規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習慣的同時,注重引入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幫助學生提高教育、教學活動中各種認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質。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各學科教學在不同層次上涉及心理教育問題,只要對學科內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育內容。如:語文教學中通過選擇典型的文學內容,可以開發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再造想象能力,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及抽象思維,通過語文教學還可以促進情感、意志、個性等各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數學教學既可以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也可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音樂、美術教學可以陶冶學生情感、豐富其想象力,培養其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良好的審美心理;理化教學可以培養與訓練學生的觀察力、靈活性、堅持性、嚴密性的科學態度;歷史和地理教學則可通過歷史人物、自然國情等激發學生的高階社會情感,錘鍊良好的性格;體育教學在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協助精神、意志品質和競爭意識等。下面,談談我在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1.培養自信心。我去年新接了一個班級,在政治課上提問學生時,發現只有幾個學生回答問題,部分學生由於自信心不足,從不舉手發言。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公式:信心+恆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可見,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與自信心相牴觸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識中的一種消極因素,處理不當,會影響學生自己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損壞身心健康,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絆腳石。因而,要幫助學生克服與防止自卑感的產生,就要培養與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我採用一個自信訓練方法,就是要求全班同學上課時按座位順序逐個回答老師的提問,這樣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回答問題。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練習作出自信的反應。訓練時對成績差的學生要先易後難,逐漸進展。在這個訓練過程中,老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價值感。如:可以出一些較容易的題,做好鋪墊,以增加成功的機會。當學生答對時,老師對學生努力的結果給予肯定,使學生看到努力帶來的進步。曾有一個學生,期中考試後發現各科成績低,他告訴我,“他有病,要吃藥”。家長反映,小學老師說他是小兒多動症。一次上課提問他,他答對,我在全班表揚他,“你真聰明”!下課後他找我問,“老師你為什麼說我聰明,以前老師都說我笨”!我說:“剛才你答的很好,只要你認真聽課,成績一定會好,不信你試一試。”沒想到他認真學習,期末考試時政治得了70多分。這個年級五個班的學生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同學們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可見,只有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時,學生才會相信努力在提高學習成績中的作用。這個過程,也是成就動機訓練的過程。
2.激發好奇心。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是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學生喜歡某一學科,通常他們就會學得很好。我在教學中利用教材內容的新異性、懸疑性、差異性、不確定性,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講到“正當防衛”時,我先講一個案例:一個青年人回到家,突然見院子裡一個人手拿刀子,正向他父親刺去,青年人拿起地上的扁擔,衝過去當頭幾棒把案犯當場打成重傷。這青年人的行為是不是正當防衛?我讓學生先討論後再發言,大家認為是正當防衛。我又問為什麼只打頭,不打腳,不打手?這是正當防衛嗎?讓學生從書中找出理論根據,得出結果。在教學中,適當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讓學生獨立發現,以體會發現新事物的喜悅,有利於保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好奇和興趣。
3.注重滲透教育。我在教學中還注意滲透如何成功地進行人際交往,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調整情緒狀態
等,通過滲透教育一步一步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德育是培養個體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培養個體良好心理品質的教育,例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有賴於各種教育途徑,各門學科教學的相互滲透、共同協作。而德育在個性心理教育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一條重要途徑。這就是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統一。
現在社會的發展趨於多元化,人的發展也由單一型轉為多樣型,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難度比較大。但只要我們認真學習,總結經驗,勇於探索,一定能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推上一個新臺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