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樑上君子的故事
樑上君子出自《後漢書·陳寔自傳》,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樑上君子
陳寔在家鄉間,秉心公正為人表率,若有爭論是非,就到他那裡求個公正判斷,他一定據理詳細說明對錯,當事雙方事後都沒有什麼異議。有人甚至說:“情願被官府懲罰,也不願被陳先生說不是。”
當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貧困,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嚴肅地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最終到了這樣的地步。屋樑上的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小偷非常驚恐,從房樑跳到地上,向陳寔叩頭請罪。陳寔慢慢詳細地告訴他說:“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個壞人,應該趕緊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重新做個好人。然而你幹這行也是被窮困所迫。”陳寔吩咐送給他兩匹絹。從此以後全縣再沒有再偷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