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
班主任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有效地調節和疏導學生的心理行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為班級育人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訓》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差生
一年一度的暑期培訓,由子洲縣教師進修學校舉辦。每次培訓聘請專家和教授,去年有陝西省教科書專家來子洲傳經送寶。在酷暑期間,他們乘坐客車來到陝北的邊遠地區為子洲教育獻出自己寶貴的時間,給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講示範課,我也參加這期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難得的機會,專家的講座、我們學員間的交流,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到了一系列科學、優秀的管理方法,領會了一系列先進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
培訓學習中,我們學習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規範、掌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懂得如何指導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會了班級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積累了班級管理的妙招、明白了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重新認識了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更從一些優秀班主任的案例實踐上,給了我處理班級事務的啟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自覺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來指導工作,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談談我的想法。
一、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從事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除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是心理健康的。眾所周知,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除平時的教學工作外,更主要的工作是“育人”。我們面對的是純潔、活潑的學生,如果教師本身就健康的心理,怎麼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呢?如果教師本身性格暴躁乖戾,情緒喜怒無常,對待學生冷漠無情、尖酸刻薄,這如何能使學生的情緒趨於正常,保持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呢?可以這樣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決不次於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班主任除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是心理健康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談得上教書育人。
二、師生平等關係中對差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師生關係,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師生之間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教師作為一個忠實的傾聽者、熱情的志願者而倍受學生信賴,成為學生精神上的支柱。學生不再畏懼教師的威嚴,師生之間的感情親近了,教師的言行有效地影響著學生,塑造著靈魂。這樣,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體現。尤其對班裡的差生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因為差生只不過學習暫時落後而已,並不能說明他們其他方面就不如別人。我們傳統的教育失誤恰恰在於認識不到這點,而否定了差生的其他優勢,使差生長期處於壓抑、受挫狀態。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如果長期處於受挫狀態時,會對挫折產生種種適應方法,其中有不少消極的方法。差生就常常有這樣的心理,當這種心理日趨嚴重時,他們便會自暴自棄,產生“醜小鴨心理”。這種心理達到極點時,便會影響他的正常學習活動,妨礙其智力的發展與發揮,長此以往,他們就果真是一無是處了,最終只能通過冷漠待人、打鬧取寵等消極方式來表現自己。教師這時一定要幫助差生轉變認識、卸下他們心頭沉重的思想包袱,認清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大膽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開啟自己獨特的思維,展示自身的價值。教師要為差生在班集體中營造賞識的氛圍。同學之間,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怪,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批評。在內心深處對他們真正的瞭解和尊重。教師要理解並開啟他們的心扉使他們處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環境裡,這樣學生才能感覺到愛和樂觀,才能敢於發表見解、提出問題,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適度為差生提供一個理解的學習氛圍,寬容學生的一些“錯誤”,創造輕鬆和諧的時空,能引導他們不斷地進步。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2、用真誠促進心理認同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對於老師的教育,只有從心底裡感到老師的話是對的,也就是說只有取得了心理認同,才能接受並改正。依據心理學原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遵循“真誠”的信條。因此,老師要用真誠換得與學生的溝通,在此基礎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他們產生心理認同,從而自覺迷途知返、改過自新。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覺得學生的後進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轉變後進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於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以及受到環境的干擾及習慣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行動總具有很大的反覆性,好三天,壞兩天,今天做到了,過幾天就做不到了。出現反覆是正常的事,這是進步中的曲折,絕不是徒勞無功。因此,在教育後進生時我們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給後進學生幫助,而且要給時間,而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朽木不可雕也”這些打擊後進生積極性,刺傷其自尊心的話。
通過培訓,我更加明確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各項工作的管理者、協調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激勵者,是學生學習效仿的榜樣。同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生成長的新情況、新特點,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勵中小學教師願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勵班主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瞭解學生、分析學生學習生活成長情況,以真摯的愛心和科學的方法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成長進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差生的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總之、班主任工作中的心裡健康教育,應根據目標和任務的不同,靈活採用多種具體的方法和形式。在心裡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自信自明,幫助他們認識與思考當前的困難、挫折與自我成長的關係。要多提問、少加評論;多作啟發、少進行說教;多鼓勵對方說話、少講個人意見;多提開放性問題,少提封閉式問題。營造良好的心裡健康環境,班主任的心理素質是影響心裡健康教育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方、方中雄、陳愛苾主編的《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指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篇二
《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
【摘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新的挑戰,班主任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個人素養,研究與學生溝通的策略和技巧,才能從容面對挑戰,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心理健康導師。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個人素養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頻率最高,也最瞭解學生,對學生心理健康所產生的影響也最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夠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成。”若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心理健康導師應提高班主任的個人素養。
一、瞭解階段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健康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從事初中教育多年,我認為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內容大致包括: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把握升學選擇方向;瞭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等。
二、具備與學生溝通的心理學策略和技巧
學生由於受到家庭、性別、智力、身體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不同的心理障礙,班主任在加以矯正時,要以良師益友的身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架設起溝通的橋樑,通過個別談心,開設“悄悄話”信箱,開通QQ空間加為好友等方式,讓學生傾訴喜怒哀樂,敞開心扉,及早了解需要幫助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多方位、多角度為學生做心理疏導。特別是對後進生的心理疏導更要以愛動其心,以理導其行,用賞識的目光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多微笑,多讚美,多關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真誠的期盼,從而自覺學習、奮發向上,發揮自己的潛能。
1、用誠心與學生溝通。很多學生開始並不願意主動與老師說實話,對老師有牴觸情緒。老師找學生談話,要以誠心換得學生的信任,幫助學生要誠心誠意,要關心和愛護學生。有了這種誠心,與學生談話時才能推心置腹,才能打動學生,感化學生。如果缺乏滿腔熱情和誠意,談話中就會出現空洞的說教,無情的訓斥,這樣往往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學生不但不與你說實話,而且會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和你對著幹,使談心失敗,所以要取得與學生談心的成功,誠心是很必要的。
2、要與學生作討論式的溝通。學生永遠的自己成長的主人,班主任應幫助學生去正確對待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惑,而討論式的溝通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強有力方式,它不僅有利於解決當前所遇到的困惑,更能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班主任在談話中應多作開放性、啟發性的提問,經常引導學生思考。當然,這種開放不能漫無目的,相反,它始終有一根主線,是針對學生實際而設計的。一次班級兩位男生因一點小事打架,兩位同學一開口都在指責對方。我並沒有立刻指出誰對誰錯,而是關心有沒有受傷,討論如果受傷了,疼痛落在誰的身上,如果因衝動出現了萬一誰會最傷心,怎樣才能避免類似事情發生,結果他們從內心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父母對他們的殷切希望,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互相道歉了。
3、要因人而異,量身定做。對於一些成績突出,或是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往往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容易產生傲慢心理,在他們心目中似乎一切都無所謂,對班主任往往持敵意的態度。對於這樣的學生,談心時既要肯定他們的優點,同時又可有暗示的言辭、含蓄的語言使領會老師的意圖,正確看待自己。對於善辯型的學生,由於口頭辯解能力強,往往強詞奪理,因此談心時,要抓住主要矛盾從中找到突破口,勤於取證,用多方事實來說服學生,以打動學生獲得學生的信任。而對於顧慮型的學生,因為對任何人都半信半疑,所以在談心時,要儘量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讓他認為你是他的朋友,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理。我遇到一個特別喜歡打遊戲的學生,甚至連家長對他都有放棄的想法。有一次,他在上課時去打遊戲被同學找到並帶到我的辦公室,低頭準備挨批,可是我並沒有批評他,而是向他詢問相關的遊戲知識並請他教我打,不知不覺兩節課過去了,我趕緊對他說“你的水平太高了,改天我再向你學習,我馬上要上課了”。到了課堂上,我向同學們作了檢討,由於我玩遊戲而耽誤了備課和改作業,課沒有上成。課後這位學生主動向我承認了錯誤,認真學習考上高中,上了大學,一直到現在都稱我為“恩師”。
三、具備寬容的心理和豁達的胸懷
初中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對的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的理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判斷使得我們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認識。作為班主任不能計較學生的所作所為,而應該去正面引導、疏導,使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一次班級的科任老師佈置作業,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成,老師很生氣,就懲罰這部分學生多作了很多作業,多數學生怨聲載道,甚至有幾個學生說出過激的言語。我就以誦譯“三字經”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結果這幾位學生課後就向科任老師道歉了。
隨著學校教育活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班主任在學校中擔當的角色也越來越多,既是班級的管理者,也是心理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同時兼有知心朋友、學習導師、父母的形象、心理醫生、學校與家庭以及社會溝通的藝術家、維權代言人和學生的榜樣等多種角色。班主任應正確、深刻而又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職責,樹立多角色意識,加強自身修養與能力的培養,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心理健康導師,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關係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敗。
參考文獻
[1]陳光磊《論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標準》
[2]姚本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整合》
[3]蔣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崔麗娟丁娟《未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瞭解你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