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哪些
?對於教育孩子媽媽們都有什麼樣的心得體會呢,我想感觸肯定是 很深的,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心得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孩子的心得
女兒今年6週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一、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偏激行為現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週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的教育系統,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一些優良品德,藉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付諸於實際行動,讓她知道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助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知道應該助人為樂;在和小夥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閒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遊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馬上把她扶起來。”……樂此不疲。
三、讓孩子“自己來”,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幹活常常不一定能夠幹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輕鬆。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時間,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於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讚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鬆鬆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培養寶寶專注力的心得分享
專注力的培養要順序漸進的
培養布布專注力大概是從她出生一個多月就開始了。那時看書上說,這個時期的寶寶對黑白色很敏感。我買不到黑白兩色的球,就用黑白兩色的紙對半貼在球上。然後每天在寶寶精神好的時候,就用一隻手拿著,在她的面前,左右兩邊來回慢慢地遊動。布布的眼睛會好奇地跟著球看,等她不想就結束,這樣一天做幾次。
布布會坐時正是夏天,我就給她一把小扇子,在她前面放個色彩鮮豔的皮球,她就用扇子不停地撥皮球。呵呵!能自己玩很久。
閱讀培養專注力
大約布布一歲時,我開始培養她的閱讀習慣,每天吃完晚飯就給她講繪本。起初,講了沒兩頁,她就要自己翻,那時的所謂翻書,其實是撕書的一個過程。鄰居家的寶寶媽媽和我一起開始了培養閱讀習慣,結果在寶寶N次撕書後,放棄了。她對我說:“這麼小的孩子哪會看書啊。”還好我堅持著,沒有一個月,布布就不撕書了。我給她買的第一套繪本是《噼裡啪啦》,先講“我要拉粑粑”這本。大概拉粑粑能引起她共鳴,對她來說是很熟悉的事,她很快就愛聽了。漸漸的,布布每天吃完晚飯就拿著這套書讓我講,而且能和我並肩坐著聽上半個多小時,這讓我很驚喜!更讓驚訝的是,我每次給她講繪本時,前面都開著電視,無論什麼樣的節目和廣告,都干擾不到她的專注。只要我給她講繪本,她能做到不抬頭看一眼,當時她還不足1歲半。
我慢慢發現培養寶寶的專注力是不能過於勉強的,應該順勢而為。當寶寶對正玩的東西或正做的事感到厭煩時,家長要馬上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投其所好!當然也要考慮到寶寶的注意力轉移起來會慢,因此也不能在短時間內頻繁地更換內容。
隨著寶寶的長大,注意範圍擴大,寶寶的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干擾,因此,為寶寶提供安靜,周圍佈置簡潔的環境也很重要。
教育孩子的技巧
對孩子,“不管”是最好的“管”
其實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簡單,但正因為簡單,這位媽媽恐怕也難以做到,或者說她根本就不願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訴她,這位好強的媽媽,她的問題就是對孩子管得太細太嚴。治療的方法當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睜大眼睛。
我說,可能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種放哪兒都會幹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
兒童不是一塊石頭,成人刻刀所到之處留下的,並不完全是雕刻者單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為一個雕刻師,那教育這種雕刻所留下的痕跡則是雕刻與被雕刻雙方互動形成的。
作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這種互動性,漠視兒童的感覺,以為在受教育方面,兒童就是塊沒有彈性的石頭,刻什麼樣長什麼樣,那麼一塊璞玉在他手中也會變成一塊頑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這種互動性,就談不上尊重兒童。
不尊重兒童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接著說,從你的陳述中我可以感覺到,這位家長確實很用心,但實際上她的行為裡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監視”。指令和監視是教育嗎?不是!教育如果這麼簡單,每個家長都可稱心如願,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恨鐵不成鋼的悲嘆了。指令和監視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
現在家家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兒童教育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個做父母的在開始時都鉚足了勁,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但兒童教育是件更重藝術,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藝術的人才會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亂用力,只會把事越做越壞——這可以解釋你這位同事的孩子為什麼會每況愈下。
我接著分析這位媽媽,她在孩子面前其實一直扮演著一個權威的角色,因為只有權威才有資格對別人進行不間斷的指令和監視。而就人的天性來說,沒有人喜歡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個權威。
所有對權威的服從都伴隨著壓抑和不快,都會形成內心的衝突——孩子當然不會對這個問題有這麼清楚的認識,他只是經常感到不舒服,覺得做什麼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滿意,這讓他感覺很煩。於是他慢慢變得不聽話,沒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悶。所以,家長一定要對“過猶不及”這回事有所警覺,不要在孩子面前充當權威儘管是以溫和的愛的形式出現。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我們成人不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嗎。
所以,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想法總結為:“不管”是最好的“管”。
給孩子放鬆的成長空間
看朋友有些驚訝,我對她講了下面一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父親訓兒子說,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你爺爺奶奶忙,誰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覺嗎。我和你媽媽對你多關心,每天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學習,你卻一點不懂得努力,你怎麼就那麼不自覺呢?
因為我和這位父親很熟,就直率地對他說:你這是說對了,就是因為你小時候沒人管,才學會了自覺;你兒子不自覺,恰是因為他太“有人管”了。該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該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給他提醒了,他幹嘛還要自己去留這個神呢,他哪裡有機會學習自我管理呢?
這位父親對我的話很不滿意,他反駁說,“照你這樣說,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長,我們這麼用心卻錯了?!”
這位父親的反應並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對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長,總想說服他們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和時間,給孩子一些犯錯誤的機會,就提議讓他們以後少管孩子——這是改變問題的必經之路。但我的提議多半會遭到家長類似的質問。在他們看來,讓家長“不管”孩子,就如同讓他們放棄孩子的撫養權一樣刺耳和反感。
對一個孩子來說,“不自覺”確實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但這背後反映的是一系列問題,比如理性不足、厭倦感、自制力差、價值觀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說實在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和家長一直以來不合適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關係。如果家長想管,就一定要改變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為他目前的狀態就是長期以來你所實施的“管”的一個結果。
我女兒圓圓上高一時,聖誕節我們送了她一個行動式CD機,本意是讓她學習累了聽聽音樂。但她經常一邊做作業一邊聽歌,還隔三差五地去買光碟,對當時的流行歌手、歌曲瞭如指掌。以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來判斷,這樣學習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學,她這樣我們也不著急。
可現在是高中,時間這樣珍貴,競爭這樣激烈,你要稍懈怠一點,別人就會趕上來。我和她爸爸有些著急,就提醒她學習時最好不要聽音樂,給她講道理說,高中的作業和小學的不一樣,不是為了完成,而是為了在寫的過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說時,她只說她知道了,並說她自己覺得不影響學習。過了幾天,我們看她還是天天戴著耳機寫作業,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說她。這次她有些不耐煩了,怪我們嘮叨,說她自己知道怎樣才好,告訴我們不要管她。
接下來好長時間,我們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裡總是很著急的。我和她爸爸商量後決定,這件事不再去管她,隨她去吧。
我們這樣考慮:也許她只是新鮮,且現在學習還不緊張,到高二、高三時學習緊張了,新鮮勁也過了,她自然會專注學習。也許是她心理上有壓力,用這種方式釋放,她現在表現出的鬆懈是她進行自我調整必須經歷的一種狀態。
也許她只是迷戀音樂,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會在某一階段對某個事情產生深刻的迷戀,生硬打斷了並不好——在這一切“也許”之上,我們有一份明智:人的學習行為是由兩套系統合成的,一套是軀體的,一套是心理的。
用強迫的方法可以讓一個孩子坐到書桌前,眼睛放到書本上,手裡拿上筆——即使他的軀體都到位了,但沒有人能讓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於自覺自願,縱然我們讓圓圓收起CD機,她也不會因此更專心學習,相反,心可能會離學習更遠。既然圓圓說不影響學習,並說她自己知道怎樣才好,我們就要相信她的話。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說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不說”是件比“說”更難做到的事。孩子的行為每天都在對你的心理形成挑戰,這實在需要家長用足夠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這件事。
當然,時間長了,我們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記去管她了。沒注意圓圓從什麼時間開始,學習時不再聽音樂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她書架上的CD機落了很多灰塵。
她考上大學後我問起過這件事。圓圓說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確實是會分心,這一點實際上她心裡一直知道,但開始時就是想聽,約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時那麼緊張,自己從內心就不願有什麼事情打擾學習,寫作業時當然就不會再聽了。看來孩子心裡對什麼事情都是有數的,她只要有一顆上進心,有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一定會進行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