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時候為什麼要盪鞦韆

  盪鞦韆是清明節的一大習俗,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一習俗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清明節盪鞦韆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為什麼要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

  盪鞦韆,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古代寒食節很隆重,且遊戲頗多,盪鞦韆是個流傳很廣泛的內容。為啥寒食節盪鞦韆呢?有一說是讓義士介子推的靈魂坐著鞦韆上天,但查無實據,只是傳說而已。唐朝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中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只能以此說明鞦韆和寒食節的聯絡。後來鞦韆成為宮內嬪妃喜愛的遊戲。歷代皇帝之所以都喜歡鞦韆,是因為鞦韆含“千秋”之意,意味著江山可千秋永固。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脣》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為男女皆宜的遊戲。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蕩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鞦韆蕩得越高,就預示著將來的日子過得越好。於是,女子們便都放下矜持,興高采烈地盪鞦韆。除此之外,在盪鞦韆的過程中,男子們在幫忙推、送鞦韆時,容易獲得女子的好感。因此,這個過程也為年輕男女交往創造了好機會。

  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為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藥物解鬱的好方法。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裡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

  養生功效

  關於鞦韆,古人說“打個鞦韆不腰疼”,此話有科學根據麼?

  常做倒退運動,能使平時很少活動的腰部活動開,可以用於預防、治療腰間盤突出。而盪鞦韆時,身體正是隨著鞦韆前後擺動,處在前進和後退急速變化的狀態之間,這樣,可以協調身體的平衡性,在快速變化中使腰部受到反覆刺激,腹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放鬆,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腰腹部力量。

  從這方面說,打鞦韆確實能起到避免腰疼的作用。因此,經常盪鞦韆的朝鮮族人,很多都身板兒硬朗,這與他們長時間盪鞦韆是不可分開的。

  盪鞦韆的健身效應是全身性的。在不斷克服緊張和恐懼心情的同時。可以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頭部受限的情況下,骨骼肌有節律地收縮和放鬆,還有利於肌纖維體積的增大。

  盪鞦韆的形式

  盪鞦韆分為“單蕩、對蕩和帶人蕩”三種形式。

  單蕩是一個人站在鞦韆板上,兩手緊握住吊繩,開始時先蹲著身子,由一個有力氣的人推著脊樑送上幾個回合,待有了慣性後便起身用力蕩。蕩的時候身子先向後弓一下,雙腳用力向前蹬,當蕩至一定高度時,再順勢蕩回來,如是多次,鞦韆的高度就慢慢向上推進,達到與垂直水平60度左右高度時,蕩的人體力也漸漸不支了,便隨著鞦韆的慣性開始減速,最後由下面的人攔一下,便結束了動作。

  對蕩是兩個人面對面立在鞦韆踏板上的一種蕩法。一般兩人要個頭大小差不多,這樣便於協呼叫力。對蕩時兩人用力的方向要一致,這樣便呈現出一個人向前用力蹬,一個人向後用力拉的模式,因為用力要在一瞬間,所以兩人的配合十分重要。那時人們的思想意識還不開放,一般對蕩為同性,男女對蕩還抹不開臉,也不被鄉親們所接受。但也有大著膽子的年輕媳婦和自己的丈夫對蕩,由此招來不少議論。

  帶人蕩一般是一個大人帶一個小孩子一塊兒蕩。孩子坐在鞦韆板上,大人的腳蹬在兩邊。這樣蕩既考驗大人的技能和力氣,又鍛鍊了孩子的膽量。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