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單元作文華山旅行日記

  華山一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主要的山峰,最高的是南峰,最低的是北峰。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經常聽別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今年國慶節,我有幸和爸爸媽媽及朋友們一起去領略西嶽華山的風光。

  華山不僅雄偉奇峻,而且山勢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我們乘車來到華山腳下,我抬頭向上望去,“哇,華山好高呀!”鬱鬱蔥蔥的樹叢中隱隱約約顯露出上山的石階。我們選擇了智取華山路,奮力向上爬著。一路上,我和好朋友呂藝林,還有媽媽遙遙領先。我們經過了華山雄骨、仙人指路等景點來到了望月橋,休息了一會,奇怪的是爸爸他們還沒有追上來。我們繼續往上爬。

  我們爬上了飛龍梯,看到了飛龍梯是那麼的陡,石階好像是從天上掛下來的。我抓緊鐵鏈像小猴子一樣,手腳並用向上爬。爬到半路,我往下看,下面的人就像一個人踩在另一個人的頭上,媽媽在下面著急地喊:“瑞子,不要往下看,繼續往上爬”。終於,我們來到了北峰頂。站在北峰頂,真是“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媽媽告訴我,北峰是華山五峰的最低的一個山峰。可是我從這次爬山中領悟到了一種不畏險阻,勇敢攀登的精神,我們的學習也需要的是這種精神。

  篇2

  你知道赫赫有名的華山嗎?應該知道吧!華山是五嶽之西嶽,有東南西北中五大峰,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美譽。

  早上八點開車來到華山,坐索道到北峰***雲臺峰***。

  北峰海拔1614.9米,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因其三面懸空,獨秀雲表,形若雲臺,又名雲臺峰。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給人以壯美的景觀。上天梯,昭示著您步步高昇,華山論劍:“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路途經過“插耳崖”,“上天梯”,“蒼龍嶺”,“五雲峰”最後到達“金鎖關”,金鎖關兩邊鐵鏈掛滿了各色金鎖,有“連心鎖”,“平安鎖”,“富貴鎖”,寓意愛情永恆,生活平安,富貴吉祥。尤其是大金鎖,真令人大開眼界。

  西峰海拔2082米,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巔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登西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雲霧繚繞,使整人處在朦朧的世界。有巨靈足,翠雲宮,斧劈石,楊公塔,摘星石,捨身崖等。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就在這裡發生的。

  東峰海拔2090米,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東得名。峰頂有一平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臺,東峰也因之被稱為朝陽峰。

  南峰海拔2160.5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有長空榨道,華山極頂,仰天池。南天門南峰又名落雁峰,落雁峰名稱的來由是因為迴歸大雁常在這裡落下歇息。登上南峰絕頂,感到天近咫尺,近得可以摘星星,向四周看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太美了。

  上完了華山,我的感受是:華山真不愧是五嶽之西嶽,真不負有天下第一險的美名,真不虛此行。

  篇3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華山高大、雄偉,這只是我的想象。這個暑假我終於見到了華山的廬山真面目。

  來到山腳下,仰望那挺拔、壯美的重巒疊嶂,真是讓我激動不已。由下至上那一座座雄奇險峻的山峰,就像一把把利劍直插雲霄,牽著朦朧的煙霧在山顛瀰漫。

  乘著索道上北峰,窗外美景盡收眼底,往上看,四處都是懸崖峭壁,石縫間零零星星地雜著幾棵華山鬆。往下看,煙霧繚繞,卻隱隱約約看到了點懸崖峭壁,

  有點兒恐怖。下了纜車,無意間在人群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啊!原來是老友郭睿曦,我連忙打了個招呼,她也很高興。老友重逢,簡簡單單地敘了敘舊,便開始爬山了。

  我們繼續往蒼龍嶺方向攀登。沿著崎嶇的山路,到了那七十度的山崖處,--“蒼龍嶺”,正因為像一條盤龍蝸居山間,便因此得名。望著長長的蒼龍嶺,我有些不知所措,而郭睿曦卻等不及了,匆匆忙忙道別了。我坐了一會兒,也繼續攀巖了。

  每一步都非常艱難,揹著沉重的揹包,抓著扶手一步一步走。只要蹲下身來,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掉下萬丈深淵。下面的臺階越來越多,望不到盡頭……

  過了一會兒“韓愈投書處”五個醒目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原來故事是這樣的:“唐憲宗年間,韓愈被貶為潮州刺使,韓愈心中十分不好受,晚上他來到了蒼龍嶺。晚上黑漆漆的韓愈也不覺得可怕,只管往上爬。不久天亮了,蒼龍嶺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韓愈嚇得丟魂落魄,驚慌之下,他寫了一份遺書與求救信,往山下扔去。也巧,這時山下有一個砍柴人,正好看到了韓愈丟下來的信,砍柴人覺得韓愈是個好官,就抬了轎子把韓愈接了回來,韓愈驚魂未定。”快到盡頭了,暮然回首,蒼龍嶺像一條盤龍蝸居山間的青龍,青山鬆是龍的鱗。我們走在龍尾上。

  走在林間小道中,只見兩個挑夫,一個靠在護攔上,單隻腳站著,肩上扛著扁擔,還騰出一隻手來吹笛子。另一個扛著扁擔一邊唱著秦腔。挑夫的這種樂觀的心態鼓勵我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