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論文稿

  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能直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四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心理基礎。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發展思維,培養各種能力的主渠道。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主動發展,自己發展。那就要想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主動參與的情境,如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安排自學內容和時間,培養自學習慣;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創新意識;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培養學生讀書習慣,從讀書中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等。現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幾點嘗試。

  1.讓“幽默”走進數學課堂

  由於數學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嚴密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必須注意語言的嚴謹性,為了避免出現錯誤,上課時給人的感覺總是小心翼翼,很自然這樣的課堂對學生會造成壓抑,不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思考問題的速度也會減慢,影響教學效果。要讓學生主動發展,發揮主體作用,就要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科學表明,輕鬆的心境能使人思維敏捷,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偶爾使用一兩句幽默的語言,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受到藝術的薰陶,因為幽默本身就是一門語言藝術。幽默還能改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親其師而信其道”,為了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上好40分鐘的課,願老師多用幽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輕鬆獲得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上好每單元的前幾節課,重視指導學生自學

  有些老師認為數學不適合學生自學,因為它的知識銜接比較緊,其實不然。數學知識內部也有著密切的聯絡。一般來講,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擴充套件與深化,當學生弄清它們的銜接規律以後,就能自己獨立學習。因此,上好每單元的前幾節,就顯得尤為重要。約分和通分的依據是分數的基本性質,不把分數的基本性質學好,後面的約分和通分就無從下手,所以必須認真上好這節課,使學生牢固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如果能做到這些,對於後面的內容教師只需稍作指點,學生便能自學掌握。

  3.注意“一題多解”,“一題妙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千奇百怪,解題方法更是多種多樣,使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掌握巧妙的解題方法,可以提高解題速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

  4.重視“閱讀法”教學在數學中的應用。

  根據以往老師的習慣,總覺得數學課本沒什麼可讀的內容,因此只要老師或家長讓學生讀書,他們總是習慣地拿出語文課本

  學生的做法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在於老師忽視了“閱讀法”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老師的講解往往教給學生怎樣做題,雖然也講解做題的根據,但留給學生深刻印象的還是解題方法,事實上,學生只是“知其然”,而書中的內容將會告訴學生“其所以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希望老師們在課餘時也讓學生拿起數學課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2

  粗心是人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不僅孩子身上存在這種毛病,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更突出。我們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形,家長們打電話給老師,或者家長相互見面後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粗心怎麼辦每當我們翻開孩子的作業本或者試卷,看看出錯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題目,甚至漏題沒有做。於是做父母的有的苦口婆心對孩子進行矯正,有的大發雷霆對孩子進行訓斥,而孩子呢卻依然故我,毫無改進,這令許多家長們傷透了腦筋。藉此機會,我將與家長們探討一下孩子粗心的表現、家長認識的誤區、粗心發生的原因和怎樣糾正粗心的毛病等四個方面的情況。

  一、孩子粗心的三種原因

  通過上述這些現象和家長們的認識誤區,我們會發現,在簡單的現象背後有著深刻的內在原因,粗心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那麼它為什麼會發生呢?又是怎樣發生的呢?下面講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孩子粗心的三個原因。

  ***一***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係。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資訊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資訊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從生理層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歲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資訊,許多感官資訊未能傳遞到大腦,從而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

  視知覺不是視覺,視覺是指眼睛看到的資訊,而視知覺是把眼睛看到的資訊傳遞到大腦,對看到的資訊進行加工的能力。

  為什麼有的孩子把69寫成96?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位不齊?為什麼有的孩子答案計算正確,抄寫時卻抄錯了?這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係。

  視知覺能力指眼睛能否作定點、動點的跟蹤***視覺集中***,能否清晰的辨認出兩個相似的字***視覺辨認***,能否迅速記住剛剛所看到的數字***視覺記憶***,在下筆時手眼是否協調***視動協調***。每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達不到同齡水平,就容易出現粗心的現象。

  ***二***知識點掌握不好造成認知不清

  比如一些孩子對學習新知識不夠重視,重點難點渾然不知,西瓜芝麻分不清,眉毛鬍子一把抓,知識點的掌握上凌亂無序,方法點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講一個個的知識點,連線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說起來懂了,具體卻又講不明白,如果課後不及時鞏固複習,學到的零散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因此作業考試中必然出現差錯和漏洞。另外,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孩子由於對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這些孩子不能清晰準確掌握數學概念法則。如果對待這些差錯和漏洞的態度是麻木不仁、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錯就會越來越多,漏洞就會越來越大。這樣的知識狀況就會對以後新知識的學習造成障礙,結果可想而知。

  二、糾正孩子粗心的三種方法

  瞭解了粗心的真正原因後,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孩子進行糾正,簡單的重複練習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以及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同時遷移到學習中,能夠有效的減少上面提到的各種粗心現象。

  第一,強化孩子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說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什麼事情都敷衍塞責,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有了責任心以後,才會謹慎從事,細緻認真,不敢有半點兒懈怠。要培養兒童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親自做示範,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我們想想一下,一個懶散的父母會培養出嚴謹細緻、富於責任感的孩子。具體來說,在家裡可以給兒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負責掃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襪子之類,幹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幹不好家長不能客氣,應要求他重來一遍,直至幹好為止。總之,就是讓他負起責任來。長期堅持下來,持之以恆,孩子的責任心會大大增強。

  第二、培養集中精力的好習慣。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干擾,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還有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總是先開啟電視,然後邊看邊寫作業,或者耳朵上戴著耳機,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一邊做習題。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習慣,這樣作業出錯的概率會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業半天都做不完。另外,我們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遊戲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或玩樂,在做活動、運動或玩樂中時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勞逸結合,同時讓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三、保持耐心。對孩子粗心這個毛病,做家長的千萬急不得,我很理解一些家長的心情。我的孩子也有粗心這樣的毛病。記得上個月,孩子數學測試做漏了題,扣了1.5分,被老師加倍罰分,共扣了3分,孩子心裡很難過,抱著陳老師傷傷心心地哭,我們知道後反而安慰孩子,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查詢不足。後來一段時間,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上星期測驗,又有一道題忘記做,被扣罰了1分。這說明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會有反覆。我們也曾經給孩子講,粗心說帶來的後果。孩子也開始漸漸明白道理了。但是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時間。特別是千萬不要打孩子,體罰孩子。它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後果。因為你的行為不是在糾正,反而是強化。儘管孩子當面承認了錯誤,收到了一時之效,但管不了多久,孩子又會故態重生,為什麼呢?那是孩子沒有真正入腦、入心,所以持續時間就短。因此對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夠的耐心,不遷就,不粗暴。這樣,你就能夠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以至於最後改變個性。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的粗心漸漸減少。

  其實,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好多這樣的學生都被簡單地認為“粗心”或者“學習習慣”問題,時間久了,家長、老師們也以或粗暴、或放棄的態度來面對子女、學生身上的這類問題,有時還真覺得無藥可救了。“小彬”這類學生也是很特殊的學生群體,自己能認識到,卻無法改過來,心理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不利於他們的健康發展。真希望廣大教師和家長在正確認識“數學障礙”的同時,設身處地體會他們的心靈感受,採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下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