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詞語盤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難點是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祕和魅力,同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詞語盤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詞語盤點

  【遐想】

  漫無邊際的想象。

  【夜幕降臨】

  黑夜來臨。

  【費解】

  ***言詞話語***不好理解。

  【奧祕】

  奧妙和祕密。

  【皎潔】

  ***月光***明亮而潔白。

  【古往今來】

  從古代到現在。

  【探索】

  本課指我們要解決月球上的疑問,多方尋求答案。

  【奇異】

  本課指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奇怪的景色。

  【燦爛】

  光彩鮮明耀眼。

  【荒漠】

  月球荒涼而又無邊無際。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教學建議

  《月球之謎》作為說明性課文有著本文體常規特點:結構嚴緊、邏輯性強,語言表達準確。又有著本文的個性特點:

  圍繞“謎”字從“已解之謎”向“未解之謎”逐步深入,誘發學生對太空探索的盎然興趣。從本班學生學情來分析,讀通課文應該沒有問題;對“皎潔、遐想、奧祕、古往今來、費解”等重點詞,引導聯絡上下文能夠理解;對文章結構、內在邏輯三年級學生可以忽略不講,而文章中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恰恰是學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師需要點撥的。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二課《月球之謎》課文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從哪裡來的?上面有些什麼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祕,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勞動。

  近十幾年來,科學家們多次發射宇宙飛船,把月球上的石塊和塵土帶回來化驗,還把宇航員送到月球上去探險。可是,月球上仍有許多謎,至今還未解開。

  月球離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1公里。科學家們用來發射飛船的三級運載火箭,有110米高,起飛時的重量是3200噸。這樣重的東西,飛向那麼遙遠的地方,多不簡單啊!

  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異的景色:在地球上,陽光是從頭頂上照下來的,可這裡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宇航員的周圍是塵土、岩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四種塵土化驗一下,結果更使人感到月球還有許多的謎。

  把月球塵土撒在細菌上做試驗: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塵土撒到細菌上,細菌一點變化也沒有;第四種塵土撒到細菌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種塵土是美國阿波羅飛船12號從月球表土的下層取回來的。它怎麼會有特殊的殺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試驗的結果。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裡,它的生長與在地球土壤裡沒有明顯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塵土,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這一連串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蘇聯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說,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這就證明月球上曾經有火山活動。關於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動,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從月球採回的一塊岩石,據估計它的年齡已有46億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蘭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這又是一個謎!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學家齊奧爾可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神祕的天體宇宙正在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