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隨筆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那作為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都寫了哪些隨筆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讀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
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絡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絡,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篇二
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了一點收穫。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於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知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讓學生自主制定詳細的預習方案,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提高課前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能力。再者多問一些有建立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趣味、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後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才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裡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為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願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資訊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永珍,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裡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絡。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篇三
今年是第二次帶三年級學生,自認為對三年級的教學內容已經掌握的遊刃有餘的啦,但是慢慢的和這群學生相處下來,雖然是一樣的教材但是教學沒有重複,每節課都有創新的東西在裡面,教師備課的內容以及重點的側重都根據這個班級的整體水平進行調整。
我們班的十個學生在生字的掌握總是很慢,書寫習慣有很多要細心叮囑改正的地方,筆順以及拼音都是弱項,所以針對這個班級的具體情況 ,我在每節新課的生字詞講解的時候會發一本小田字本給他們,把容易寫錯 或者是很難掌握結構的字跟我一起來書寫,每節課結束詞語教學時候再一個個進行評價每個學生的字 ,哪個同學的字寫得好,從整體 到每個筆順,每次鼓勵那個最好的學生和進步最大的,讓他們對寫字產生興趣,讓他們自己知道想把這個字寫好的信心。
有的學生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所以教師對於學生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打好鋪墊,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