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好數學

  數學基礎要打牢,思維訓練要做好,習慣、堅持很重要。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學好數學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學好數學方法1

  1、做孩子學習的促進者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孩子剛上一年級,有許多事情得慢慢學會自己處理,比如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上課用的學具,***家長要為孩子準備的文具:筆、尺、練習本、橡皮***孩子忘帶數學書、忘帶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難免的。有時還真得浪費各位家長花點時間送一下,但作為一個好家長,是不會讓這樣的事反覆出現的。他們會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起孩子細心認真準備全學習用品的習慣。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帶這樣,就是忘帶那樣,於是出門前,母親就反覆叮囑,別忘帶作業本,別忘帶鑰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煩的答應著一面又把該帶的東西丟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了張醒目的紙條:查一查,你的東西帶全了嗎?要是都全了,就和媽媽說聲再見。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實用,但多少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2、正確對待孩子的作業

  1***、作業格式訓練。良好的書寫應作到書寫清潔、整齊、工整。加號、減號,等號,連線要用尺。養成良好的書寫,就能減少,孩子由於書寫不良而產生的差錯,另外也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條理性。作業的按時完成,一年級沒什麼書面作業,但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作業和讀一讀,說一說,算一算的口頭作業還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好。特別在開學的最初兩個月,我們家長最好每天抽些時間聽孩子說一說,看孩子做做實踐操作。以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2***、培養認真閱讀的習慣現在的數學練習的形式活潑多樣,能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每做一題需要孩子看清、看懂題意,然後說好所題意,再動手做。

  3***、培養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數學不是記憶性為主的學科,而是思考性為主的學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孩子養成愛動腦,勤于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對於孩子以後的學習可以說是受益無窮。

  4***、培養自覺訂正錯題的習慣孩子做錯題目,不及時訂正,學習中就會以訛傳訛,錯誤百出。家長適當地幫助孩子找到做錯題目的原因所在,並加強對孩子知識薄弱環節的輔導,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訂正錯題的積極作用。

  5***、培養檢查的習慣

  6***、培養學會傾聽的習慣不但要聽老師所講的,還要聽同伴的不同想法。

  3、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10以內的加減法主要利用數的組成和分成來計算,口算卡片要每天讀。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孩子必須學好,並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學期末速度要求大約為每分鐘8道一步計算式題***指直接填得數***,由於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製作卡片,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或者可以採用書中的形式:你能鑽過山洞嗎?你能跳過每個樹樁嗎?……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每天幾十道,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防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取消了原來意義上的“應用題”的概念,擯棄了“分題型,套公式”的陳規。不再安排單獨的應用題教學單元,而是結合四則運算的教學合理編排,多以生活場景出現,如圖畫、對話、表格等。讓孩子就場景提出問題,並探尋解決方法。解題的格式也不再過於格式化,如低年級解決問題不再要寫單位名稱和答語。這是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一個地方。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於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範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數學書中的實際問題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師或家長引導下看書說出題意如:第49頁第5題。第51頁第5題。***說法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能耐住性子,多聽少說,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交談話題,進行適當的點評反饋就夠了。

  5、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每次的單元檢測題要求家長查閱後簽字另一方面,我們要能“不唯分數是問”。分數只能作為評介孩子的一個參照,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僅分數就能說明的,我們得具體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有些孩子入學前就已能認一些字,做一些簡單的運算,這樣在上學後老師講這部分內容時,孩子看上去豪不費力就懂了,但事實並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並非建立起有效的學習方法,並非真正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或者說不盡如家長之意。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數學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

  教育孩子學好數學方法2

  認真審題。有數學名師如是說:一道題的深度是有限的,你想得多,你寫得就少,就快;你想得少,你就寫得多而繁雜。匆匆讀完題就開始做很容易出錯,建議學生最好在平時就養成做題之前認真讀題的習慣,如果學生比較馬虎,可以建議他認真讀三遍,思考一下已知條件和思路,再做題。練習次數多了,就慢慢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了。   認真檢查。這也是很多老師囑咐學生的方法,做完題後先大致看一下,這個結果是否符合常規***主要是生活經驗和常識***,如果時間寬裕,可以用不同方法驗算一下,看看結果是否正確。如果時間有限,就按照原有思路進行檢查。當然,一道題的每一個小小的計算步驟也可以通過正著算、倒著算的方法檢查。

  有問題,必解決。遇到問題和困惑,就一定要想辦法通過查資料等方式解決,這是學任何一門課程,乃至成就整個人生都需要具備的習慣。

  孩子學好數學的13個好習慣

  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註、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後作業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並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5善於“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係,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於“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資訊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幹,最終統一對真知的認同。

  7力求“斷”的習慣

  民族的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因此新大綱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時不受常規思路侷限,樂於和善於發現新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詮釋數學命題,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問題,能創造性地操作或製作學具與模型。

  8提早“學”的習慣

  從小學生認識規律看,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必須牢牢抓住預習、聽課、作業、複習四個基本環節。其中,課前預習教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隨著年級的升高、預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覆“查”的

  培養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新大綱明確了的教學要求。練習後,學生一般應從“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合理、靈活、正確,應用題、幾何題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學”等幾個方面反覆檢查驗算。

  10客觀“評”的習慣

  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本身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11經常“動”的習慣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帶有明顯的具體性,所以新大綱強調應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學習理解數學,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應強調學生手腦並用,以動促思,對難以理解的概念通過舉例項加以解決,對較複雜的應用題通過畫圖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對模糊的幾何知識通過剪剪拼拼或實驗達到投石問路的目的。

  12有心“集”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問題多次犯錯。為避免同一錯誤經常犯,有責任民的教師在教室裡佈置了錯會診專欄,有心計的學生建立錯誤的知識檔案,將平時練習或考試中出現的錯題收集在一起,反覆警示自己,值得提倡。

  13靈活“用”的習慣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既能起到鞏固和消化知識的作用,又有利於將知識轉化成能力,還能達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