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教學反思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課文通過我由關小鳥到放小鳥的經過,表現了愛護小鳥、讓小鳥自由飛翔的思想感情。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教學反思1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卻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只有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學生才會有成就感。教師不僅要以學生為主,甚至把課堂全“讓”給學生,給學生以尊嚴,以鼓勵,以方法,以膽量,以熱情,以成功,才能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記得課上一位學生讀書時兩字一頓,我當時就意識到這是讀書的習慣問題,急不得,於是親自帶著他一起讀,慢慢地我放低音量,再讓他自己讀下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該善於抓住每一個契機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教學反思2
《放小鳥》一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課文通過描寫“我”養小鳥與放歸小鳥的經過,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讓鳥自由飛翔在藍天上。本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精美的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內容,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下面就從想象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感受。
課文中有許多地方小作者和小鳥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是可以讓我們去推測的,去思索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語言的想象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
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小作者喂小鳥,可是小鳥一動也不動,小鳥在想什麼呢?***學生說:想家,想媽媽,想自由自在地飛翔等等***為後文小鳥與鳥媽媽見面的情景作了鋪墊。我又讓學生想象,“我”看到小鳥一動也不動,又會想什麼呢?***學生說:小鳥是不是生病拉?小鳥為什麼不吃東西啊?小鳥怎麼拉?***這裡的想象,讓我們充分體會到小作者對小鳥的喜愛之情,學生讀起來也更加有感情了!
二、三自然段中我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小鳥的媽媽是多麼焦急呀!如果你是鳥媽媽,找了很多天,現在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卻發現自己的孩子被關在籠子裡,小鳥看到自己的媽媽來了,可是自己卻不能飛出去,與媽媽一起在藍天自由飛翔,此時,這兩隻鳥在焦急地說些什麼呢?”“如果此時你就是那隻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麼呢?”“他這麼喜歡這隻可愛的小鳥,為什麼決心放小鳥呢?” 簡單的問題,勾起了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學生都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與老師、同學交流,強烈的表達慾望也隨之展現。“窗外的小鳥說:‘孩子,你怎麼被關進了籠子裡?怎麼不小心一點呢?’窗外的小鳥想:孩子真可憐,這麼小就沒了自由。”“窗外的鳥媽媽說:‘孩子,我終於找到你了。’”籠子裡小鳥在喊:“媽媽——快救救我!” 鳥媽媽看見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著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它可是我的親骨肉啊!” ……最後第四自然段中,小鳥飛走了,會對小作者說什麼?小作者又會對小鳥說什麼?***學生說:小鳥會對小作者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我以後會來看你的……“我”會對小鳥說:我會想你的,你要回來看我啊,你不要再被壞人抓走了……***讓我們感受到小鳥和人類是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小鳥,於是,本課的中心也就一覽無遺了!學生在不斷參與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思維與語言得到同步發展。學生不僅理解了“我”對小鳥的感情,看到小鳥對於自己的精心餵養不理睬,使學生明白了人類與小鳥的關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輕鬆達到教學目的。
在上完課後,覺得這些想象部分的內容基本上學生都說得不錯,但是有許多地方還可以更進一步,對學生的訓練還可以更到位,比如語文能力的訓練可以增加一些,讓學生學得更有收穫!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放小鳥》教學反思3
《放小鳥》這篇課文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
教學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說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然後指導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輕聲地練讀課文。這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反覆的多讀幾遍,達到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後要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概瞭解。
其次,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的同時,抓住重點詞句來感悟課文語言,形成自己的感受。如:第一自然段中“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寫出了小鳥的美麗,說明“我”非常喜愛這隻小鳥。“一動也不動”是“我”著急的原因。在朗讀第一句話要體現出“我”對小鳥的喜愛之情。在朗讀的同時要聯絡課文插圖進行教學。
最後,通過師生共同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再現當時的情景,這樣在孩子們稚嫩、純真的心靈中,產生對弱小動物的憐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