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鍛鍊口才

  口才分為先天的和後天的兩種,當然前一種不會很多,大多數人都需要後天的訓練。演講家都有很好的口才,但很多演講家小時候都有口吃,他們都是立志要改變自己的這一缺陷然後經過不斷地鍛鍊才成為有名的演講家。下面小編整理了鍛鍊口才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幽默的語言風趣、詼諧、意味深長,使人得到的感觸就是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幽默感可能有點天生的味道,有的人生來就很幽默,一張口就能讓人捧腹,也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說過一句能讓人笑的話。但不管怎麼說,只要有心去學、去模仿,變得比較幽默一些是可以的。這裡講幾種製造幽默的方法。

  鍛鍊口才的方法第一種是實話虛說,虛話實說

  故意混淆本義和引申義;這可有如下方法:一是把原本比喻硬理解為被比喻本體或相反,二是把抽象的概念硬作具體化,把具體的東西硬是抽象化,或者把兩者當作一回事。

  鍛鍊口才的方法第二種是利用諧音來製造幽默

  這種幽默只能在口頭上發揮,書面是不行的。它利用的是說話人說的是一個詞語,聽的人卻把它聽成***或者是故意聽成***另一個同音的詞語。舉個例子:醫生為一個姓焦的病人檢查完身體後就對他說你以後不能同房了,病人是偏僻山村來的農民,不懂同房的意思,醫生再解釋,就是不能**了,病人更不懂了,醫生一急之下,就說,“就是不能****呀!”病人更急,說:“我爸姓焦,我爺爺姓焦,祖祖輩輩都姓焦,我為什麼不能姓焦?!”病人把“****”聽成“姓焦”了。

  鍛鍊口才的方法第三種故意不把話說完整,留給別人想像和引申的餘地。

  改革開放前較窮,北京一些單位把組織去澡堂洗澡當作一種福利。一次某單位工會組織兩個活動,一個是去澡堂洗澡,一個是去參觀博物館。由於人數多便分上下午、分男女兩批進行。工會主席在大會上宣佈,“上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參觀。下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參觀。要遵守紀律,不許拍照!”工會主席有意無意地沒把話說完全,形成了強烈的幽默效果。年輕的女領導剛來上任時,原領導在歡迎會上把單位每個同志介紹給女領導認識,介紹到我時,我說,“不用介紹了,我們是老相----”講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大家腦子裡浮現的一定是“老相好”這個字眼,我才慢慢接下去,“是老相識了”,大家笑了起來。這就不多不少營造了一些幽默氣氛。

  鍛鍊口才的方法第四種是偷換概念。

  直接用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阿紅明天有事,向單位領導請假一天的時候,領導這樣和阿紅算一筆賬:一年裡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個星期,你已經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時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鐘時間化妝上洗手間,加起來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飯時間你花掉1小時,又用掉46天,還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請2天病假,這樣你的工作時間只有20天。 每年有9個節假日休息不上班,你只幹11天。街道每年還慷慨地給你10天年休假,算下來你就工作1天,而你這一天還要請假?!還沒跟你算去年的婚假呢?!

  這就是偷換概念,把實際的24小時太陽日偷換為8小時的工作日。

  鍛鍊口才的方法第五種是故意用歧義詞來構成幽默。

  所謂歧義詞是指有幾種不同解釋甚至意義相反的詞。漢語一詞多義的特性最能滿足幽默矛盾性的特性。故意選擇有歧義的詞語造成思維邏輯的矛盾,由此而產生幽默的效果。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幽默方式。舉個例子:你在停車場可能看過這樣的告示:“停車不足一小時的,按足一小時”。這時你可找停車場主人幽他一默,你不必交費,還要叫他幫你做一小時的足部***。告示不是說“按足一小時”嗎!他的足是指足夠的意思,我們故意把它理解為手足的足,這就產生幽默了。

  有時還可以用方言,或者普通話不準來製造幽默。這也是一種諧音幽默。如有這麼一個笑話,一批大學新生正在進行軍訓。這天,指導員操著方言說:“今天,一班殺雞,二班偷蛋,我來給你們做稀飯 !”同學們聽了面面相覷,搞不清這算什麼訓練內容。後來一個同學指導員的動作,才明白過來:“他說的是,一班射擊,二班投彈,我來給你們做示範 !”

  幽默的方法還有很多,這裡是講幾種常見的、容易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