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引導鍛鍊孩子動手做家務

  很多孩子的媽媽都是極其溺愛自家的孩子的,都不想讓孩子小小個就做家活,害怕累著他,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那麼該怎麼引導鍛鍊孩子動手做家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引導鍛鍊孩子動手做家務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引導鍛鍊孩子動手做家務的方法

  1、生活中有意識讓孩子一起幫著幹家務。

  做家務要一直有意識的培養,要堅持下去,家長要知道,做家務的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讓孩子做家務活看成可有可無。

  2、要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

  做家務的好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越早越好,孩子從兩歲開始,父母就應注意引導。開始可使孩子把打掃衛生等作為一件娛樂活動,慢慢養成習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幹不好就阻止或不讓孩子參與,以免挫傷他們剛剛開始萌芽的勞動積極性。

  孩子做家務,不管做的好不好,家長都應該多鼓勵,多表揚。

  3、千萬不要用錢去鼓勵孩子做家務。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做家務,直接用金錢來刺激,做多少家務給多少錢,不要用錢哄著孩子做家務,要使孩子做家務變成一種自覺自願的行動。對孩子的勞動,最好的報酬是當著別人的面給予表揚,抱一抱、親一親,或說聲謝謝。

  4、不要強迫孩子做家務。

  家長應該多鼓勵,如果孩子做家務了,馬上就行鼓勵,但千萬不要強迫,不然孩子會越來越討厭做家務。

  不同年齡段孩子家務清單

  1.9-24個月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於特別小,所以能做的事情極簡單,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2-3歲

  這個年齡段,孩子動手能力已經加強很多,孩子可以做的家務也開始變多,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歲

  這個年齡段,已經正式開始上幼兒園,應該多鼓勵孩子動手做家務,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4-5歲

  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自己獨立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餐具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歲

  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髒床單拿走,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適當做家務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是有好處的。

  2、讓孩子的責任感更強。

  現在的孩子,普遍沒有責任感,而調查發現,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責任感更強,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人以為孩子太小,很多家務孩子根本不會做,事實上,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一輩子會遇到很多很多問題,不可能完全把孩子的事情都包辦完,所以要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