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經的簡介
唐玄奘,俗名陳禕,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裡面的人物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是虛構的,故事也是虛構的,但是唐僧取經,卻真有其事。明代作家吳承恩筆下唐僧的原型,就是依據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學者、翻譯家和旅行家玄奘。
玄奘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出生在一個信仰佛教的人家。他少年時就愛好佛學,十三歲當了和尚。後來,他遊歷了四川、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著名寺院,虛心向佛學大師求教,學習佛教經典,被贊為佛門的“千里駒”而譽滿長安。他學問越來越淵博,但從不滿足,並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學習。當時,交通不便,走陸路去印度,必須經過甘肅、新疆,越過帕米爾,繞過中亞細亞,還有喜馬拉雅山的阻隔。還有那茫茫無際的大沙漠,橫亙千里,很難通過。但是玄奘毫不畏懼,公元628年***唐貞觀二年***,玄奘從京城長安向西出發了。他先到了涼州***今甘肅武威市***,講了一個多月佛經,又到了瓜州***今甘肅安西縣***。在那裡,他得到了一匹多次往返伊吾國***今新疆哈密縣***的又老又瘦的赤馬,這才過了玉門關,走出了戈壁大沙漠,到了伊吾國。在高昌國,他受到國王的盛情款待,高昌王還給唐僧要經過的西域二十四個國家的君王一一寫信,請他們迎送大唐來的高僧。
在沿途國王的幫助下,玄奘得到了給養、馬匹,歷盡千辛萬苦,翻過了帕米爾北隅的凌山***現天山山脈的冰達阪***,又闖過了大雪山。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的夏末,經過一年的跋涉,他終於到達印度。
玄奘在北印度一些國家遊學,又到中印度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中印度是當時佛教學術中心,玄奘在馳名世界的那爛陀寺,向印度佛學權威戒賢法師潛心求教修學了五個年頭,通曉了全部經論,成為很有學問的佛學大師。他又到印度其他一些國家學習,認真閱讀各國藏書,向各國高僧請教。他的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博得了印度各地人民的讚歎和欽佩。
公元645年***唐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回到了闊別近二十年的長安。這時,他已是一個鬢髮斑白的老人了。在古代交通那樣困難的條件下,他遊歷了十七年,走了五萬里路,周遊了大小一百一十個國家,帶回了六百七十五部佛經。唐太宗聽到玄奘回國,特地派了文武官員去隆重迎接,一時,長安的市民把街道擠得水洩不通。
玄奘把他帶回來的佛經等,在長安最繁華的朱雀大街南端公開陳列,讓人們參觀。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介紹印度文物的展覽會。接著,他在皇太子李治為他修建的慈恩寺的譯經院裡,專心譯經,還從各地挑選了一批高僧、學者,參加這一工作。前後用了十九年時間,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有一千三百多萬言,在中國翻譯史上寫下了劃時代的一頁。他還著有《大唐西域記》一書,長達十二卷,記述了他經歷的一百一十個國家和傳聞的二十八個國家的歷史、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物產等情況,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政教民情的重要文獻。
公元664年***唐麟德元年***,這位畢生致力於中印文化交流的三藏法師在玉華寺逝世。附近五百里地前來送葬的人有一百多萬,夜宿在墓旁的有三萬多人。玄奘生前曾在慈恩寺西院同工匠們一起搬磚運石修建的大雁塔,收藏了他從印度帶回的經典和佛像。這高達60多米的巨塔經過歷代修葺,一直高聳在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成為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徵,也是玄奘卓越貢獻的象徵。
唐玄奘的簡介:
玄奘,唐代高僧,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世稱唐三藏,意謂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
為我國傑出之譯經家,法相宗之創始人。師之生年,一說為隋代開皇二十年***600***。
其兄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法號長捷。師自幼從兄誦習經典,亦嫻儒道百家典籍。大業八年***612***,洛陽度僧時,理鄭善果,見師年紀雖小,然對答出眾,賢其器宇,破格以沙彌身分錄入僧籍。師乃與兄共居淨土寺,就慧景聽涅盤經,從嚴法師受大乘論。至隋唐之際,天下大亂,師偕兄遍歷隴、蜀、荊、趙諸地,參謁宿老,足跡及於半個中國。嘗就道基、寶遷二師學攝論、毗曇,從震法師聽發智論。於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學律部。後復從道深受成實論,就道嶽學俱舍論,聽法常、僧辯講攝大乘論。因慨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於貞觀三年***629,一作貞觀元年***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經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過今之新疆省北路,經中亞地區、阿富汗而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蹟,迤邐南行,至摩揭陀國。
時為貞觀五年,師三十歲,遂留學那爛陀寺,入戒賢論師門下,習瑜伽師地論等,又學顯揚、婆沙、俱舍、順正理、對法、因明、宣告、集量、中、百等論,鑽研諸部,凡經五年。其後,遍遊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尋求梵本。遊學十二年,還那爛陀寺,依戒賢之命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時有師子光講中、百二論,駁師之說,師乃會和中觀、瑜伽二宗作‘會宗論’三千頌破斥之;後又制‘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破斥烏荼國小乘論師之‘破大乘論’,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等聞名,競相禮謁。時,師四十一歲,意欲東返。戒日王於曲女城為師作大法會,五印度十八國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辯論大會。師受請為論主,稱揚大乘,提出論文‘真唯識量’頌,懸之於會場門外,經十八日,竟無人發論難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國王並於會後歸依為弟子。會畢,師決意辭歸,戒日王堅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國王於首都缽羅那迦城,開七十五日之無遮***佈施***大會,為師隆重餞行。貞觀十七年,師正式辭王東歸。經由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闐、樓蘭而回國,往返共歷十七年,行程五萬裡。於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帝敕命樑國公房玄齡等文武百官盛大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