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重點歸納總結

  在初二這個關鍵階段學習物理,需要定期進行復習,複習前要整理好需要複習的知識點,這樣複習起來才更加有效。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二上冊物理重點歸納,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上冊物理重點歸納一

  1***聲現象

  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的物理現象。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3.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4.人們聽到聲音的基本過程:

  ①鼓膜的振動 →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 聽覺神經→ 大腦

  ②頜骨、頭骨 → 聽覺神經 → 大腦

  5.聲音的作用:傳遞資訊和傳遞能量***能舉例說明***

  6.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是噪聲。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3***光現象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

  3.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點知識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鐳射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

  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規律:

  ①光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平面鏡成像特點:

  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

  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

  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

  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

  ① 紅外線搖控

  ①殺菌作用

  ②紅外線夜視儀

  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

  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

  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

  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5.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與焦距關係 像距與焦距關係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2f 不 成 像 u6.照相機: u > 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幻燈機: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顯微鏡: 目鏡:起放大作用;物鏡: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望遠鏡:目鏡: 起放大作用;物鏡: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矯正: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凸透鏡為負***;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凹透鏡為正***。

  初二上冊物理重點歸納二

  1.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發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傳播——介質: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

  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

  計算——和行程問題結合

  2.音調、響度和音色

  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範圍和發聲範圍***、振幅

  主觀量——音調、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

  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噪聲——物理和生活中的噪聲***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噪聲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噪聲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汙染***空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物汙染、噪聲汙染***

  1.光源——火把、蠟燭、電燈、恆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條件***均一***;可在真空中傳播;現象***鐳射準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樹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長度單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係***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符合反射定律***現象解釋:拋光的金屬表面、平靜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鏡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圖5-40;應根據現象回答***

  4.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規律***等距、等大、正立、虛像***;能看見***看不見***像的範圍;潛望鏡

  5.作圖——按有關定律做圖

  1.光的折射

  折射——定義***……方向一般發生變化***;折射規律***三線共面、兩側、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係***;現象解釋***水中的魚變淺、水中筷子彎曲、海市蜃樓等***

  2.光的傳播綜合問題

  注意區分折射和反射光線;注意區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鏡

  透鏡中的名詞——主光軸、光心、焦距、焦點***測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光線”和“使光線會聚”的區別:“會聚光線”是能聚於一點的光線,“使光線會聚”是光線經過凸透鏡後比原來接近主光軸***

  透鏡的原理——多個三稜鏡組合;光線在透鏡的兩個表面發生折射

  變化了的凸透鏡——玻璃球、盛水的圓藥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問題

  4.凸透鏡成像

  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方向不變;平行於主光軸-過光心;過光心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像距/像的大小/虛實/正倒和物距的關係;像移動的快慢***依據:光路圖***;實際應用

  1.溫度計

  溫度計——常見溫度計的測溫物質、原理、量程***體溫計: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體溫計構造及使用***縮口部分;甩體溫計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後果-隻影響測低溫***、溫度計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選擇***;校正溫度計;讀數***一般地,讀數時不能離開物體***

  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及換算;絕對零度;常見溫度

  2.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實驗裝置***水浴加熱***;常見晶體、非晶體;熔點、凝固點;圖象

  汽化——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沸騰實驗裝置;蒸發和沸騰的聯絡、區別***都是汽化;劇烈程度、發生條件等***;酒精燈的使用***可參照化學相關內容***

  液化——兩種途徑***降溫一定可使氣體液化;壓縮可能使氣體液化***

  昇華和凝華——例項

  3.物態變化中的熱量傳遞

  吸熱——固→液→氣***即使溫度不變也有熱量的傳遞***;放熱——氣→液→固

  4.其他

  現象解釋——例:P3圖0-3、紙鍋燒水、“白氣”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發和昇華***、樟腦等;電冰箱原理;物態變化中的熱量計算;注意名詞的寫法***汽、氣;溶、融、熔;化、華;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初二上冊物理重點歸納三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裡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訊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隻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徵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噪聲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

  2、 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 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資訊和傳遞能量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噪聲。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噪聲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猜你喜歡:

1.八年級上物理思維導圖

2.初二物理學習總結

3.初二物理學習總結以及學習計劃

4.初二物理心得總結

5.初二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