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美術獲獎作品圖片

  我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體系已經在朝著更完善的方向發展,近些年來取得了矚目的教學實績,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也在改革中不斷前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1


  2


  3


  4


  5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式

  當今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僅僅被認為是“畫畫兒”,而是一項融合了繪畫技藝、藝術欣賞、人文薰陶等更深內涵的素質教育課程。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的身心均衡發展,小學美術教育致力於審美教育、智力開發與美術知識這三項技能的培養。與以往舊的小學美術教育模式相比,如今的美術素質教育拋棄了應試教學的僵硬方式,不斷引入與時代相符合的教育理念,創造性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達到培育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能力的教學目的。總的來說,有如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可供參考:

  1、營造一個綜合開放式的美術教學環境,優化教學內容。美術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可以同家庭、社會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去發現美、感悟美,從而開闊心胸、陶冶旨趣。比如說,教學者可以帶領學生們去參觀博物館、畫展等藝術氛嗣濃郁的地方,讓學生們在參觀的過程中感悟藝術,加深對美的理解;學校也應該多組織舉辦一些例如書法繪畫比賽之類的活動,鼓勵學生們多多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就自然達到了和美術教育同樣的目的;校園之內可以多放置一些具有藝術感的字畫,處於這種氛圍之中的小學生可以獲得藝術的薰陶。諸如此類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學者們根據自身的環境創造性地加以開發和利用,讓教學內容更接近實際、接近生活。

  2、以《中國小學美術教育大綱》為依據,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取捨教材內容,並注重因材施教。教學者應對教材中冷僻、重複或者實用性不強的教材內容加以取捨,並可以增加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新內容。各地的小學美術教學可以適當地結合地方特色,從而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逐漸摸索出一條有特色、有可行性的美術教研改革之路。

  3、鼓勵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因循守舊。以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往往教導學生們遵循一定的格式進行美術創作活動,大大的抑制了學生們思維的開拓度。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不以分數為衡量成績的唯一標準,而是鼓勵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大膽想象、大膽探索,形成一個沒有疆界的“美術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