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感測器原理

  想必大家對光線感測技術還不是特別瞭解吧?小編就在這裡為大家介紹光線感測技術,希望能幫到大家。

  現在的智慧手機大多帶有光線感測功能,不知道大家在平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有沒有留意過——在明亮的地方手機螢幕會自動將亮度調高,而在光線較弱的地方又能自動調亮螢幕。智慧手機的感光功能給我們使用手機帶來了很多方便,不僅能夠節省了手機的耗電量,還能夠方便我們在各種光線條件下使用手機,並且還起到了保護眼睛的作用。

  光線感測器位於前攝像頭旁邊的一個小點, 如果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室外或者是燈光充足的室內***,大概在2-3秒之後, 鍵盤燈會自動熄滅, 即使你再操作機子, 鍵盤燈也不會亮, 除非到了光線比較暗的地方,又一個鍵盤燈才會自動的亮起來; 如果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 試著用手將光線感應器遮上, 2-3秒之後, 鍵盤燈會自動亮起來, 這個就是光線感應器的作用, 是起到一個節電的功能。

  手機的感光功能是通過光線感測器這一原件實現的,仔細觀察手機前置攝像頭的旁邊,你會發現有一個小白點——那就是手機中的光線感測器了。找到了光線感測器的位置,我們也可以據此來檢測手機感光系統功能的好壞了:將手機的光線感測器置於強光源下,觀察手機螢幕背景光是否變亮;用手指遮住光線感測器,再觀察螢幕是否變暗。如果能夠相應改變,說明光線感測器能夠正常工作了。

  那麼這個小小的光線感測器是如何實現感光功能的呢?光線感測器其實是根據光電效應的原理起作用的。所謂光電效應,就是指某些特殊的物質在吸收了光線後能夠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現象,光電效應可以分為外光電效應和內光電效應兩種。外光電效應指的是在光線照射下,電子能夠從物質的內部向外發射而產生電力作用,光電管、光電倍增管都是基於外光電效應制成的原件。相應地,內光電效應則是發生在物質的內部,當光線照射到物質上時,使其內部的電阻率發生改變,從而產生了電動勢。光敏電阻、光電池等光電原件就是基於內光電效應制成的。

  我們手機中的光線感測器實際上應該屬於環境光感測器,主要由投光器和受光器兩個部件構成。前置攝像頭旁邊的白點起到一個透鏡的作用,能夠將環境中的光線聚焦,並經由投光器傳送到受光器之上。受光器根據光電效應,能夠把各種光訊號轉換為相應的電訊號,再進一步處理成各種開關及控制動作,以實現手機的感光調節。

  在環境光線感測器的晶片上,往往還會貼上一個紅外截止膜,以排除紅外光線的干擾,使得我們的手機、膝上型電腦等電子裝置能夠準確地感知環境中的可見光線強度。在顯示器耗電量過高的情況下,光線感測器也能夠自動調低螢幕亮度以延長電池的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