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的食用方法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特別是在秋冬可以適當用太子參作為食療,滋補身體。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太子參食用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黃芪紅棗太子蔘湯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提示】: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覆感冒的孩子吃

  銀耳太子參燉鹿肉

  【材料】:銀耳50克,太子參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湯1200克。

  【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銀耳、太子參分別用溫水漲發好,鹿肉切蠶豆丁大小汆水,薑切片待用。   2.將淨鍋上火,放入清湯、太子參、銀耳、鹿肉、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5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

  鹿肉營養豐富,長期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面黃體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銀耳可養陰生精,潤肺健脾,對陰液虧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太子參燉柴雞

  【功效】: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於秋冬女性進補,調養產後虛弱等。

  【原料】:太子參8克,柴雞25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做法】:

  1.將柴雞切塊,在沸水中焯後,將水倒掉。

  2.將柴雞與太子參一起,放入蔥、姜、料酒,加清水燉約2個小時,至熟透後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禁忌:高血壓及腎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適合人群:體虛或產後虛弱的女性。

  太子參燉田雞

  【材料】:

  田雞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參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湯700克。

  【調味料】:

  鹽5克,雞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雞宰殺斬塊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參用清水泡發好,薑切片待用。

  2.將淨鍋上火,放入清湯丶薑片丶太子參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雞,大火燒開轉用小火燉3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太子參含多種氨基酸丶果酸丶澱粉丶維生素丶皁苷等成分,能消水腫丶化痰止咳,對心悸自汗丶病後體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太子參鯽魚湯。

  豆腐2塊、紫菜15克、太子參12克、鯽魚1條***約500克***、生薑3片。

  1、紫菜、太子參洗淨,稍用清水浸泡20分鐘;

  2、鯽魚洗淨,宰開;

  3、去內臟、去魚鱗,用生油文火稍煎至微黃;

  4、先用太子參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4碗水量***煲至20分鐘;

  5、然後加入豆腐、紫菜、鯽魚、生薑,武火滾至約12分鐘,調入少許生油和食鹽便可;

  6、此量可供2-3人用。編輯本段功效

  此湯具益氣生津降脂的作用,又有鮮美魚湯之味,在夏日裡宜多煲此湯滋補養生。

  太子參的功效

  太子參益氣生津、補肺健脾,與人蔘功用相似,但以“清補”見長,具有以下特點:1.益氣但不升提;2.生津而不助溼;3.扶正卻不戀邪;4.補虛又不峻猛。用於某些確需補益而又不宜使用人蔘的病證。文中每則下均附有醫案說明。

  太子參的作用

  太子參作用很多,主要是對小孩子最好。太子參補虛藥,補氣藥。功效主治: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用於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食少體倦,口渴舌幹;肺虛燥咳,咽乾痰粘;氣陰不足,心悸失眠。太子參又稱為孩兒參、童參,是人蔘的一種。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乾咳少痰、病後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寶寶體質,長期服用未見有副作用。注:***因寶寶的個體差異給寶寶服用須慎重,具體的用法和用量請向醫生諮詢***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蔘、黨蔘、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長處在於藥性十分平穩,適合長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故特別適宜嬰幼兒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