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園林雕塑的泛空間意識

    摘要:隨著現代園林與雕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由於這兩種藝術的融合,使得現代藝術家們不再滿足於僅僅為園林提供1個裝飾品,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地投身到室外環境的塑造中去,使雕塑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地擴充套件。

關鍵詞:園林 雕塑 空間
  
  園林,是自然環境經過人們主觀意識規劃設計,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構建出具有藝術性、生態化的人文景觀。而園林雕塑是整體園林佈局的1部分,是園林構成中的重要1環,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內涵及文化屬性使它與園林建築、綠地樹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體現某1具體的理念。
  園林是1項古老的藝術,在東、西方歷史上,雕塑與園林有著密切的關係,它1直作為園林中的裝飾物而存在。在我國,園林格式設計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黃帝時代就有了,而論及我國早期的園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發現之1紅山文化遺址——在集祭壇、寺廟、陵墓為1體的大型上古文化園林中,有令人振奮驚喜的女神、龍、鳥等雕塑。還值得1提的有春秋時晉靈公墓園雕塑,據郭洪《西京雜記》載:“晉靈公家,甚瑰壯,四角皆以石為攫犬捧燭,石人男女四十餘,皆立侍。”這27個字內涵豐富,說明晉靈公墓園的石雕群很壯觀。在西方歷史上,義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和法國勒·諾特式園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間和隔絕空間意識成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徵和價值。但是,最近幾十年來,雕塑與園林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使得它與園林藝術形式之間的差異已經模糊了。園林雕塑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相當地擴充套件,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過程等。與園林作品相比較,園林雕塑無論是工作的物件、使用的材料和空間的尺度等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這兩種藝術的融合是很自然的1件事。
  雕塑空間是雕塑形體運動變化下所形成的空間,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環境空間。雕塑空間通過自身的造型語言特色,使其感染力遠遠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間體積。雕塑的空間擴張透過環境,進入人們的視野,激發人們的藝術情感,同時也致使雕塑空間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隨時融入1個適應自己的環境空間裡。
  
  1、空間概念的轉變使現代園林雕塑注重與自然的融合
  
  園林本身就是1門自然的藝術,自然美是園林美的核心所在。園林雕塑的材質豐富多樣,木材、石材、玻璃、鑄銅、鋼材、陶等均為常見的雕塑用材。亨利·摩爾和阿爾普都力圖使雕塑在曠野、森林和山川中找到棲身之地,因為自然的力量可以加強作品本身的力量,使其更具完整性。高爾德沃茲的《極巖裂線》,它展示的是從岩石中有規則的留出1條長長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現,真實程度令人叫絕。這正是黑格爾所說的:“雕像畢竟還是和它的環境有重要的關係……藝術家不應該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後再考慮把它擺在什麼地方,而是在構思時就要聯絡1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間形式和地方部位。”《園治》所反覆強調“景到隨機”“因境而成”“得是隨形”等原則,也正是考慮園林雕塑立意的過程中,要結合其功能與自然環境這兩個基本因素。
  2、空間概念的轉變使現代園林雕塑注重色彩與光影
  
  人類在社會生活中,除物質需要,也存在強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對美的追求。
  色彩與光影是創造氣氛所必需的。色彩的應用往往受到社會和人們的精神狀態及心理活動的影響。在環境中,雕塑採用的色彩與周圍環境是否協調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在綠色的草坪上放置色彩鮮豔的雕塑,會給人帶來醒目、清晰的感覺,如放置色彩暗淡的雕塑會給人帶來厚重、質樸的感覺。色彩運用要注意暖色具有擴張感和動感,冷色具有收縮感和靜感。光是物體的生命。園林雕塑位於室外,受自然光線的影響較大,每年、每季、每時的光線都不同。作為光源的太陽、月亮或燈光等,照射在雕塑上會使雕塑在形象與體積上發生變化。因此,不同的放置位置,雕塑的處理也會有所不同。在園林雕塑中要結合周圍環境的採光度、光源方向等因素,創造出豐富的時相、季相變化。以夜景為主的雕塑則更多考慮燈光的效果。日本有件雕塑《交叉的空間構造》,作品由95個直徑14。2米的水晶球構成。作者把1個“水晶細胞”裂變為95個,構成了結構複雜多變的城堡,進入城堡內部就像進入水晶宮,透過玻璃的光線變得五光十色。這是1件很受兒童喜歡的作品,它在審美功能中融入了實用功能。
  三、空間概念的轉變使現代園林雕塑注重與人類的親和力
  
  園林作為滿足人們休息、遊賞、活動的餘遐空間,它是現在城市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1定程度上是為人們提供“賞心悅目”的場所,其空間和景觀本身應具有1定的休閒性、娛樂性。
  在1個開放的公共空間中,富有回味的雕塑,它既是欣賞客體,同時又是交流物件。所以園林雕塑在選題時,應注重輕鬆愉快的主題。雕塑小品通常與所在環境的空間和景素結合,以誇張的小動物或擬人化的小品作為小尺度空間中的主景,運用誇張的手法將平時生活中極為平常的東西的尺度增大,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營造出詼諧有趣的環境氛圍。同時還將1些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於景觀之中。這些人物景觀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動作也極為自然,這種手法拉近了環境與遊人之間的距離,增加了景觀的親切感。如,有1組景觀雕塑設計成1組橫行的螃蟹從海邊爬上岸,這裡的雕塑既是作品也是歇息座凳,景緻有趣且富於想象。可參與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設定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們不禁想1試身手,平添了1份親切感、交流感。
  結語
  空間和人性,是現代藝術家追問的永恆主題。現代園林雕塑創造的空間不是徒具功能外殼或只具精美裝飾的空間介面,雕塑空間設計的生命在於,物質圍合而構成的空間內容應具有人性化因素。現代園林雕塑在題材上和形式上可以說是各具特色——抽象的、寫實的,但無論明確表達了什麼,只有雕塑本身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它的內容和形式才能滿足人們情感的各種需求,才能使人們覺得有種親切感、交流感,這才達到了園林雕塑的真正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黑格爾著。朱光潛 譯。美學[M]。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2]李敏著。現代雕塑與共享空間[J]。探索空間。2004年第4期。
  [3]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時代[M]。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