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的藥用屬性和食療附方

  橄欖有助於消化。潮州是我國橄欖分佈最多的地方。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橄欖的藥用屬性

  【藥名】橄欖

  【別名】橄欖子、餘甘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諫果、青橄欖、白欖、黃欖、甘欖。

  【品種】藥用檀香 自來檀香 長營檀香 長城 惠圓 等品種。

  不同的品種樹種不同藥用成份口感不同。其中已藥用檀香這個樹種藥用成份營養價值最受歡迎。

  【漢語拼音】gan lan

  【英文名】Chinese White Olive, fruit of White canariu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arium album ***Lour.***Raeusch.[Pimela alba Lour.]

  【歸經】肺;胃;脾;肝經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科屬分類】橄欖科

  【主治】咳嗽痰血;咽喉腫痛;暑熱煩渴;醉酒;魚蟹中毒

  【生態環境】生於低海拔的雜木林中,有栽培。

  【採收和儲藏】培育6-7年結果,8-9月待果實外皮呈綠色帶微黃時採摘,洗淨,鮮用或用微火烘乾。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植物形態】橄欖 常綠喬木,高10-20m。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淡灰色,平滑;幼枝、葉柄及葉輪均被極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15-30cm;小葉11-15,長圓狀披針形,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禿淨,網脈兩面均明顯,下面網脈上有小窩點,略粗糙。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與葉等長或略短;萼杯狀,3淺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長約為萼之2倍;雄蕊6,插生於環狀花盤外側;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長約3cm,初時黃綠色,後變黃白色,兩端銳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功效分類】清熱藥

  【性味】甘;酸;澀;性平

  【中藥化學鑑定】本品乙醇浸出液,滴於濾紙上,再滴加溴甲酚綠試液,在綠色背景上顯黃色。***示有機酸***

  【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熬膏;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

  【出處】《中華本草》

  橄欖的食療附方

  1.青龍白虎湯:鮮橄欖15g,鮮蘿蔔250g。切碎或切片,加水煎湯服。

  源於《王氏醫案》。本方取橄欖清熱解毒利咽,取蘿蔔清熱瀉火。用於肺胃熱毒壅盛,咽喉腫痛。

  2.青果鬱金膏:橄欖500g,鬱金25g,加水煎取濃汁,放入白礬***研末***25g,混勻再煎,約得500ml。每次20ml,早、晚服,溫開水送下。

  現為現代驗方。是取《本事方》白金丸加橄欖製成濃煎劑而成。鬱金配白礬有清心和化痰開竅作用,橄欖除可清熱外,此處的用意尚不明確。用於癲癇。

  橄欖 - 食療驗方

  治急性扁桃體炎:用青果4個,玄蔘9g,水煎代茶飲。

  治咽喉炎:用生青果***去核***,鮮葦莖30g,水煎服。

  治流行性耳下腺炎:用鹹青果3個,老薑2片,乾燥牡蠣60g,豆腐半塊,共煮食用。

  治消化道腫瘤:用青果、刺五加根各適量,用白酒浸泡2個月後服用。

  治酒精中毒:用青果煮汁飲。

  治毒草中毒:用青果100g,去核搗爛,加純淨水調勻,絞汁服。

  治瘧疾:將青果1個納入青蛙腹內,水燉服。

  治百日咳:用青果、川貝、硼砂各等份,共研為細末,1歲以下煮服1.5g,1日3次,按年齡大小增減。

  治風火喉痛引起的咳嗽:用青果、大蘿蔔各適量,水煎服。

  治慢性咽炎:用青果4枚,蘆根30g,水煎代茶飲。

  治腹痛:用去核幹青果50g,枯礬、食鹽各60g,共研細末,密貯,每次服3g,開水送服。

  治感冒:用去核青果60g,生薑、紫蘇葉各10g,蔥頭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