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的白菜技術_白菜的種植管理方法

  白菜是很多人喜歡的蔬菜,那麼白菜如何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白菜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點選此處小編精心為您推薦“大白菜要怎樣育苗栽培”

  白菜的種植技術

  早熟品種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種的。

  播種。晚熟品種以8月下旬播種為宜。

  大白菜連作容易發病,所以要進行輪作,特別提倡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則應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選擇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黃瓜、早番茄的地栽培。種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釐米炕地10~15天,然後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寬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作畦時,要深開畦溝、腰溝,圍溝27釐米以上,做到溝溝相通。

  以有機肥為主 7月中、下旬,前作收穫後,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時,每畝撒施石灰100~150公斤。在發生根腫病的地塊,還得在播種溝內施上適量石灰。要求重施基肥,並將氮磷鉀搭配好。在7月上旬,按每畝40擔豬糞,40~50擔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鈣鎂磷混合拌勻加30~40擔人糞尿,並用適量的水澆溼,堆積發酵,外面再蓋上一層塑料薄膜,讓它充分腐熟。作畦時開溝施入。與此同時,每畝還要施上10~15公斤45%複合肥。

  播種

  大白菜一般採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條播為主,點播為輔。在前茬地一時還空不出來時,為了不影響栽培季節,也可採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種方式,土壤一定要整平。直播每畝用種量200克左右。育苗移植者,每栽1畝大田,約需苗床5~6釐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種量75~100克。直播的播後每畝用40~50擔腐熟人糞肥尿,並結合進行地面蓋子。

  此後,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保持土壤溼潤,3~4天即可出苗。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據品種的不同來確定。一般早熟品種為33~50釐米,每畝苗2100~2300株,晚熟品種為50~67釐米,每畝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採用小苗帶土移栽,栽後澆上定根水。

  1、播種:把土壤深翻、整平、做壟,採用穴播的方式。

  2、管理: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鬆土除草。間苗可分次進行,在“拉十字”的時候選留兩棵長勢好的白菜,過一段時間,自選留一顆最好的。注意防治病蟲害。白菜的主要害蟲是菜青蟲,主要病害是軟腐病、根腐病。

  3、收穫:達到使用標準後,可根據需要適時收穫。

  生長防黑斑病

  冬季是吃的黃金季節。但是人們對大白菜的鐘愛從未減少過。我們在種植大白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大白菜病蟲害,那麼怎樣幫大白菜抗病呢?下文列舉了它常見病的一種叫“黑斑病”。

  大白菜的葉片上出現直徑2~10毫米的近圓形病斑,病斑呈褐色或淡褐色、外有暈圈,其上有明顯的同心狀輪紋,溼度大時葉背面的病斑上生有黑色黴狀物***為病原菌***,並可藉助氣流危害其它大白菜;病重時,葉片上的病斑可互相連線,使病株葉片由外向內變黃枯死,常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 種子處理:黑斑病病原菌可附在大白菜種子上,直接侵染幼苗。因此,在大白菜播種前,可用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或用種子重量0.2%~0.3%的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拌種。

  2. 控制田間溼度:在易發病期,田間溼度大,發病重。①適期定苗。應根據大白菜的品種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適期用適當的株距定苗***太原地區不能遲於9月上旬***,以改善田間通風條件。②合理澆水。在易發病期,要看天、看地、看大白菜長勢適時適量按畦澆水,應避免澆水後遇降雨天。田間積水要及早排出。

  3 .及早噴藥:黑斑病病原菌侵入大白菜葉片後,過3~5天就可形成病斑,而病斑上又可生出黑色黴狀物,再侵入大白菜。因此,在大白菜的下部葉片上出現病斑時,即可噴藥,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噴3~5次,每667平方米每次噴藥液50千克。

  4 .葉面補肥:若植株長勢弱,除加強水肥管理外,還可在所噴的藥液中加入0.2%磷酸二氫鉀或1%紅***白***糖,給葉面補充營養。

  5 .注意事項:①易發病的地塊。與十字花科蔬菜連茬和鄰茬的地,沒有進行種子處理而播種的地,播種過早的地,田間植株密度大的地,基肥和追肥不足的地,植株長勢弱的地,大水漫灌的地,易發病。②易受害的蔬菜。除大白菜外,蘿蔔、甘蘭、油菜***小白菜或青菜***、花椰菜***菜花***等,易受該病害侵染。

  預防假黑斑病

  症 狀:

  主要危害葉片。衰弱葉片和種莢易發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淺灰褐色,輪紋不大明顯,溼度大時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黴層,嚴重時病斑互相融合,致葉片乾枯,常與黑斑病混合發生。

  發病規律:病菌喜歡低溫,適溫為17℃,最適酸鹼度為pH6.6,在白菜生長中後期或反季節栽培時遇連陰雨天氣,易發生和流行。連作地、前茬病重、空氣溼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病。[3]

  發育

  白菜生育週期分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

  營養生長期包括:

  ①發芽期:從種子萌動到子葉展開,真葉顯露。

  ②幼苗期:從真葉顯露到形成一個葉序。

  ③蓮座期:植株再展出1-2個葉序,是個體產量形成的主要時期。

  生殖生長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發出花枝。主花莖和側枝上長出莖生葉,頂端形成花蕾。

  ②開花結果期:花蕾長大,陸續開花、結實。

  白菜以蓮座葉為產品。秋播白菜一般1.5-2天分化一片新葉。如杭州油冬兒等品種單株,一般具25-30片葉,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蓮座葉構成產量。幼苗期葉面積的增長速度比葉重增長快;蓮座期則葉重增長速度較快。到生長後期,葉重增長主要是葉柄的增長,葉柄重常佔葉總重的75-80%,為養分的貯藏器官。單位面積產量由株數和單株重所構成,而單株重則受葉數和葉重兩個因素所制約。多數品種為葉重型,葉重增加主要靠葉面積增大和葉柄增重。

  白菜喜冷涼氣候,平均氣溫18-20℃和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溫生長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數較耐熱品種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動的種子及綠體植株在氣溫15℃以下,經歷一定的天數完成春化,苗端開始花芽分化,而葉分化停止。在長日照及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抽薹、開花。但不同品種對長日照的要求有明顯差異。

 

  白菜種植要點

  1、選用優良抗病品種。以北京新三號、京秋一號、中白二號、中白四號等優良品種為主。

  2、細緻整地,施足底肥。根據北京市郊區菜田土壤肥力評級標準,北京露地菜田肥力狀況大多數處於中等偏低水平,建議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再加上磷酸氫二銨25公斤、鉀肥15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

  3、適期播種。北京地區播種期以8月3日~8日為宜,播前要求藥劑加新高脂膜拌種,可選用菜豐寧或瑞毒黴藥劑拌種。

  4、規範種植。採用小高畦種植,畦長不超過20米,採用四隔一或六隔一的畦式,便於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前茬為西瓜作物的可以選擇對壟栽培。

  5、合理密植。大白菜以8月末定苗為宜。北京新3號、京秋1號等以畝1800~2000株為宜,中白二號、中白四號以畝2000~2200株為宜。

  6、加強苗期管理。“三水齊苗,五水定棵”。

  7、蓮座期管理,關鍵是蹲苗。蹲苗時間視苗情而定,一般10~20天,22片葉左右施入尿素20公斤或硫酸銨50公斤,然後澆水,中耕進入蹲苗。

  8、加強包心期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根據大白菜需肥規律,要避免大白菜追肥一次性施入,強調分期追施,減少後期脫肥以及前期肥料過多不能合理利用現象的發生。

  ⑴ 蹲苗結束及時澆水,第一水宜小,以後每隔7天澆一水,砍菜前七天停止澆水。

  ⑵ 重視施用包心肥。在包心前期,即9月末10月初,畝施入尿素25公斤,保證後期包心。大白菜全生育期追肥依據1:3:4:2比例,即幼苗期為1,蓮座期為3,結球前期為4,結球中期為2。追肥總量以硫銨為標準,每畝70~100公斤為宜。

  注意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的防治。後期尤其要重視黑腐病的防治。

  白菜除早春、夏季等為栽培菜秧而採用直播外,一般行育苗移栽。宜選擇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壤土作育苗畦,前茬收穫後要早耕晒垡、清潔田園、施足基肥,整地後作成高畦或平畦。播種應掌握勻播和適當稀播。出苗後及時間苗,避免徒長;間苗後進行追肥和澆水,並注意苗期除草和病蟲害防治。一般播後25~30天移栽。定植田提前施肥、耕翻晒垡、作畦。栽植密度因品種、季節和栽培目的不同而異,多數品種株行距20-25cm見方。栽植深度因氣候、土質而異,早秋宜淺栽,防止因深栽爛心;寒露後,栽菜宜深些,可以防寒。土質較鬆,栽植可稍深;粘重土壤宜淺栽。

  白菜根群淺,吸收能力較弱,生長期間應不斷供給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促進白菜生長、保證豐產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的原則:一要定植後及時追肥,促苗恢復生長;二要隨白菜個體生長,增加追肥濃度和用量。至於施肥方法、時期、用量,則依天氣、苗情、土壤等而定。澆水結合追肥進行。定植後3~5天內不可缺水,特別是夏季和早秋,栽後須連續3~4天每天早晚澆水。栽培白菜宜多施有機肥作基肥,生長期間適當追施化肥,也可結合噴灌進行葉面追肥。

  白菜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可隨時採收。成株採收標準:外葉葉色開始變淡,基部外葉發黃,葉叢由旺盛生長轉向閉合生長,心葉伸長到與外葉齊平***俗稱“平口”***。江、淮地區秋白菜定植後30~40天可陸續採收,收穫成株則需50~60天;春白菜須在抽薹前收穫。

  白菜的種植時間

  種植時間提前上市的白菜應在8月上旬播種;冬貯白菜在立秋前後3--5天播種為宜。生長期長的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播,生長期短的中熟品種可適當晚播幾天。根據近幾年生產情況看,前期高溫對幼苗生長不利,收穫期提前對貯存不利。如選種的不是生長期長的品種,最好是在立秋後晚幾天種植,結合高壟栽培,可以明顯減輕病害。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