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露不盡怎麼辦

  產後女性生孩子就像做一次手術一樣,伴隨著很多後遺症,其中惡露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惡露一般會在產後6周內結束,新媽媽不必驚慌;如果產後6周後還是惡露不盡,哪麼就要引起注意了,哪麼產後?吃什麼可以治好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惡露不盡的相關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

  一、正常情況下的惡露一般6周內結束

  無論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都會出現一些陰道分泌物,叫做惡露。在產後最初的幾天裡,惡露應該是鮮紅色的,就像是大量的月經,大部分是血液和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這時候的惡露既可能間斷地、小股地流出,也可能比較均勻地流出。

  如果一切正常,惡露應該會逐天減少,到產後2~4天時,顏色開始會變得偏粉紅色,性狀變得更像水一樣。到產後第10天左右,應該只有少量白色或淺黃色的分泌物——主要是白血球和子宮內壁脫落的細胞,這可能會持續幾天到幾周不等。

  二、產後惡露不盡的三種原因

  產後惡露一般會在6周內結束,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女性在產後6周後,惡露依然流出,有點還伴隨著臭味,這就是產後惡露不盡,一般引起產後惡露不盡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宮縮不良:這種情況下,惡露排出時間延長,量不多,沒有臭味,沒有明顯不舒服的感覺。新分娩的媽媽假如平時身體就比較虛弱,在分娩過程中耗力太過,產後未能好好休息,就會導致宮縮不良,子宮恢復時間延長,從而使惡露排出時間延長。

  2、妊娠組織殘留:其特點是流血量時多時少,夾有血塊,還可伴有陣陣腹痛。曾經有過人流、生殖道感染、子宮畸形等情況的新媽媽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3、宮腔感染:這種情況比較糟糕,其特點是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伴有發熱,經過分娩的新媽媽身體疲勞,生殖系統的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如果護理不慎病原體很容易乘虛而入。此外,少量間斷的產後血性惡露不淨還可能是子宮內膜的修復不全或者其他問題。

  三、產後?

  由於症狀表現不一,治療也不盡相同,通過觀察惡露的性質、氣味、量及持續時間,可以瞭解子宮復原情況及其有無感染存在。

  1、如果血性惡露持續2周以上,量多,常提示胎盤附著處復原不良或有胎盤胎膜殘,若懷疑有胎盤殘留,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2、如果分娩1個月後惡露不淨,同時伴有臭穢味或腐臭味,或伴有腹痛、發熱,則可能是陰道、子宮、輸卵管、卵巢有感染。

  3、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常提示子宮復舊不良。子宮收縮度差,可服益母草。每次2至3兩,加紅糖煎水服用。益母草能活血,調經,解毒,因此成為婦產科的專藥,尤其對子宮收縮有莫大作用。

  4、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四、其他新媽媽關於的經驗

  1、保持情緒穩定,不要多想,我產後兩個月惡露還有點呢,也是很擔心,去醫院醫生也沒說明白原因,後來自己就好了,還有就是要注意衛生。

  2、到醫院去檢查一下吧,如果BC顯示沒有集血塊,子宮恢復正常,就應該沒什麼,我是20 多天干淨的,30多天來了一次,40多天來一次,50多天又來一次,每次都是很少量的粉紅色血絲。我第一次月經來是孩子4個多月的時候,現在都來第二次了。

  3、最好還是去醫院看看,聽醫生的建議,如果還是惡露未排乾淨,最好吃些消炎藥和補血的,如阿膠,我當時是50多天才沒的,且不要太勞累,要注意多休息。

  4、惡露不盡可以去醫院開點藥吃,我四十多天找醫生她給我開了一種叫產婦安的顆粒。不過我就只了一袋,後來就慢慢少了!

  五、產後惡露不盡食療方

  產後?吃什麼可以治療呢?可以看以下兩張食療方。

  食療方1

  成分:柴胡18克、泡參2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炮姜5克、益母草25克、生薑10克、甘草5克、赤芍12克、大棗12克,煎服。

  功用:理氣散寒,調和衝任,活血化瘀,溫宮止血。

  主治:惡露不絕。症見惡露淋漓澀滯不暢,時來時止,挾塊色黯,小腹微脹痛。

  食療方2

  成分:生地12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麥冬15克、山藥20克、連翹12克、制香附10克、木香6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24克、烏賊骨15克、茜草根12克、冬瓜仁20克、砂仁3克,水煎服。

  功用:養陰清熱,理氣調衝止血。

  主治:血熱氣滯,衝任虧損所致的產後惡露不盡。症見小腹脹,惡露淋漓不止,小便色黃,口乾,舌質紅,無苔,脈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