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減肥方法

  穴位減肥是傳統中醫療法,建立在中醫經絡理論基礎上,也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健康、安全、快速的減肥方法,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

  上脘穴

  功效:為食道減負

  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腸道蠕動,經常刺激此穴位,是對食道的最佳保護,可避免飲食過快,造成食物淤積於胃部,產生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體重上升。該穴位置:在胃的上部,肚臍上方5寸的位置。將食指和中指併攏,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鐘,就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為自己準備早餐時,就可以隨手按壓此穴位。

  中脘穴

  功效:加快胃蠕動

  常刺激中脘穴,胃部蠕動會加快,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該穴位置:肚臍上方4寸的地方。除了按摩此養生穴位外,還可以將姜切薄片燻烤,讓薑汁通過熱度滲入面板,刺激中脘穴。

  下脘穴

  功效:讓毒素不滯留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轉過程。如果此處不通暢,容易讓體內毒素逐漸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處的脂肪堆積。該穴位置:在肚臍上方2寸處。不妨每日用雙手大拇指輪流按壓此養生穴位,讓食物順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徹底消化的全過程。

  小貼士:常用穴位

  減肥、瘦身常用有效穴位

  主穴:脾經、胃經、大腸經相關穴位。

  脾經:公孫、陰陵泉。

  胃經:天樞、足三裡、樑丘。

  大腸經:曲池、合谷。

  辨證選穴

  脾虛溼阻:足三裡,陰陵泉,三陰交,公孫。

  胃熱溼阻:合谷,曲池,豐隆,內庭。

  肝鬱氣滯:亶中,期門,陽陵泉,太沖。

  脾腎兩虛:關元,足三裡,三陰交,照海。

  陰虛內熱:內關,足三裡,三陰交,太溪。

  食慾亢進:上脘,手三裡,足三裡,下巨虛。

  便祕:腹結,支溝,上巨虛。

  閉經或月經稀少:合谷,關元,帶脈,子宮,血海,三陰交。

  浮腫:上脘,水分,天樞,太淵,陰陵泉,陰谷,復溜。

  高血壓:風池,太沖。

  高血脂:足三裡,太白,陽陵泉。

  冠心病:內關,亶中,三陰交。

  糖尿病:陽池,足三裡,三陰交。

  產後肥胖:曲泉。

  腹部常用有效減肥穴位

  主穴:阿是穴,樑丘。

  全腹:建裡,氣海,大橫。

  上腹:中脘,下脘,滑肉門。

  下腹:陰交,關元,腹結。

  腰部常用有效減肥穴位

  主穴:帶脈,風市。

  腹部:天樞。

  後腰:志室。

  臀部常用減肥穴位

  主穴:白環俞,環跳。

  臀部下垂:會陽,承扶。

  臀部寬大:阿是穴,居寥。

  上臀肥胖:髂嵴下。

  臂臑穴

  位置:臂臑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

  按摩此穴,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加臂部肌肉的彈性,使上臂變得緊緻。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狀按壓,感到痠痛的力度即可。

  外關穴

  位置:小臂背側,手腕向上兩寸,兩個骨頭中間的夾縫裡。

  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經絡,改善血液迴圈,消除小臂麻木腫脹的感覺,使小臂變得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