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釐米,常全株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原產於中國北方,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葉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藍的栽培變種結球甘藍,即“圓白菜”或“洋白菜”。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白菜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一:白菜中鐵,鈣、鎂、維生素A等的含量比較豐富,常吃能增強抵抗力。能達到預防感冒和消除疲勞的功效。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二:白菜中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腸壁蠕動,可預防和治療便祕。能助消化。白菜中的鉀能將鹽分排出體外,有利尿作用;煮熟的白菜有利於消化,適合胃腸不好者食用。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三:

白菜汁中鈣含量和牛奶差不多,可通過飲食白菜汁滿足鈣的攝入量。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四:炒白菜時在油里加少許鹽,再大火快炒能保持菜的鮮嫩。另白菜用水焯2分鐘撈出瀝出水加鹽、香油、醋、醬油,味精調拌營養更加豐富。

  白菜的功效和作用五:白菜能抑制癌細胞的形成,清熱解毒,白菜中富含VC、VE能夠護膚,養顏。此外,白菜熱量極低,有減肥的功效。

  白菜的形態特徵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釐米,白菜全株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基生葉多數,大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寬倒卵形,長30-60釐米,寬不及長的一半,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有時具不顯明牙齒,中脈白色,很寬,[1] ;葉柄白色,扁平,長5-9釐米,寬2-8釐米,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

  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卵形、長圓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長2.5-7釐米,頂端圓鈍至短急尖,全緣或有裂齒,有柄或抱莖,有粉霜。花鮮黃色,直徑1.2-1.5釐米;花梗長4-6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5毫米,直立,淡綠色至黃色;花瓣倒卵形,長7-8毫米,基部漸窄成爪。長角果較粗短,長3-6釐米,寬約3毫米,兩側壓扁,直立,喙長4-10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圓;果梗開展或上升,長2.5-3釐米,較粗。種子球形,直徑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2]

  白菜,十字花科蕓薹屬,它原產於中國北方,是中國的傳統蔬菜。白菜最早稱做菘,但是菘菜並不完全是白菜,現代的白菜一般分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則稱作“油菜”。

  白菜的生長習性

  大白菜的生長髮育過程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營養生長階段又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發芽期:從種子萌動發芽到出土、真葉顯露為發芽期。在適宜的溫度和土壤水分條件下約需3-5天。

  幼苗期:從真葉顯露到5-8片葉展開,形成第一個葉環。早熟品種幼苗期發生5片葉,約需12-15天。晚熟品種幼苗期發生8片葉,約需17-18天。

  蓮座期:幼苗期結束後再發生兩個葉環形成蓮座。植株中心發生的幼小心葉開始抱合,即為蓮座期結束的特徵。這一時期早熟品種約經過20-21天,晚熟品種約27-28天。

  結球期:從心葉開始抱合到葉球形成。早熟品種約需25-30天,晚熟品種約需50天左右。

  休眠期:葉球因氣候轉冷被迫進入休眠。在東北冬季氣溫較低的地區,大白菜通過低溫春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即可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其過程可分為抽苔期、開花期和結莢期等三個時期。大白菜由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一般需要2-10攝氏度、10-30天的低溫春化條件,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要求嚴格。

  大白菜喜歡溫和冷涼的氣候條件,生長適溫在10-22攝氏度的範圍內,高於25攝氏度時生長不良,高於30攝氏度時則不能適應。10攝氏度以下生長緩慢,5攝氏度以下生長停頓,能耐輕霜,不耐嚴霜。大白菜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條件,以利進行光合作用,積累較多的物質,促進結球。因為大白菜葉數多而葉面積大,且葉面角質層很薄,水分蒸騰量很大,所以生長期應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