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重超過標準有什麼危害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上我們不用再向過去一樣,進行縮衣緊食了,而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兒童出現肥胖的情況,這危害到身體健康以及生長髮育。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兒童體重超過標準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體重超過標準的危害

  1、傳統觀念、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小孩胖些沒什麼,甚至於認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徵。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兒童時期的肥胖,不僅僅會影響體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會給健康帶來許多潛在危害。

  調查發現,肥胖兒童的空腹血胰島素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兒童,高胰島素血癥的發生率為46%。胰島素是體內一種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肥胖兒為了維持體內長期高血糖狀態下的糖代謝穩定,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長期被迫超負荷工作,最終導致過早衰竭而誘發糖尿病。

  門診隨訪中也發現,已有40%的肥胖兒併發了脂代謝異常,這些又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症的誘因。還有將近一半的肥胖兒已出現了脂肪肝。

  2、從心理學角度對肥胖兒和正常兒進行對照研究發現,肥胖兒的自我意識受損,自我評價低,不合群,比正常體重兒有更多的焦慮,幸福和滿足感差。這種自我意識受損程度隨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會影響嬰兒體重的因素

  1、母嬰的健康

  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是否黃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等,都直接影響著寶寶的體重。另外,母親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如是否生病、吃藥、懷孕、使用口服避孕藥;是否規律性吸菸、飲酒,是否為了恢復體型而節食;乳房是否動過手術;是不是心情緊張焦慮***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緊張的情緒會阻礙乳汁的泌出***等等,都會影響哺乳,進而影響寶寶的體重增長。

  2、睡眠狀況

  睡眠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高發育,對體重增長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嬰兒期的寶寶睡眠時間比較多,新爸爸媽媽們應該儘量為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同時,寶寶的晚上的睡覺時間不應晚過9點。

  3、熱量攝入不足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哺乳方式不對,或者餵奶次數偏少等原因,導致寶寶攝入的營養和熱量不足,從而出現體重增長過慢的狀況。人工餵養的寶寶,可能因為餵奶時間間隔長,或者喝奶偏少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熱量攝入不足,因此要掌握好寶寶不同月齡的喝奶量,但不可新增過量,以防引起寶寶的“厭奶”。

  4、其它因素

  煩躁不安的寶寶、早產兒等,容易產生哺乳無力,甚至拒絕哺乳;分娩過程順利與否、是否剖腹產等,有時會影響最初的哺乳。

  ***1***母體身材的高矮

  孕婦的體型嬌小,胎兒很可能也比較小、比較輕,如果以套用公式所得的結果來判定胎兒體重不足,這是不正確的,必須依個體差異性而定。

  ***2***胎盤的功能

  子宮內胎盤機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胎兒體重。胎盤功能好,寶寶獲得的氧氣、養分足夠,才會長得好;反之,則有可能體重過輕。

  ***3***臍帶血管的功能

  臍帶是輸送血液、養分給胎兒的重要管道,如果臍帶有問題,如打結、只有單一臍動脈,或有水囊、血腫現象,都會影響血液的輸送,也會影響寶寶的體重。

  ***4***血液中的血糖高低

  適度的糖分能幫助胎兒成長,因此母體的血糖含量高,胎兒會長得較快、較大,如常見的妊娠會造成巨嬰,就是因為媽媽的血糖過高,帶給寶寶太多糖分所造成的。

  ***5***母體本身有代謝性、高血壓疾病

  有妊娠毒血症或妊娠高血壓的孕婦,血管中阻力較大,臍動脈和胎盤功能會較差;由於血液較不易通過,所以胎兒就會長得較小,甚至會造成子宮內生長遲滯。

  ***6***胎兒的胎數

  多胞胎的體重一定會比單胞胎小一點,因為媽媽的子宮一次要供應兩個或三個寶寶的成長,寶寶的體重自然就會少一些。

  ***7***母體攝取養分的狀況

  孕婦必須注意維生素、葉酸、蛋白質、糖分的攝取是否足夠,避免營養不良,造成胎兒體重過輕。

  ***8***母體患有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疾病

  這類孕婦所懷的胎兒通常體重也會較低。

  ***9***懷孕的週數

  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肚子裡寶寶的體重也會隨之增加。

  兒童體重超重該怎麼辦

  對患有兒童肥胖症的小兒進行飲食控制時,必須在不影響正常生長髮育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及運動量,來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使每天攝入的熱量低於消耗熱量。

  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控制過度飲食。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糖果、黃油、油炸食物、甜點心和甜飲料等。

  2、減慢用餐速度。

  3、多食含粗纖維的食品。

  4、三餐合理分配***早餐1/4、午餐2/4、晚餐1/4***,晚餐後不加點心。

  5、通常每天總熱卡控制在推薦攝入量減去500千卡範圍內。蛋白質不應低於總熱卡的20%,其中乳類、蛋、魚、蝦、瘦牛肉、豆製品等優質蛋白應占總蛋白的50%以上;適當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6、另外,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纖維素是機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物質,要注意飲食種類多樣化,不偏食,多吃新鮮的綠葉菜,必要時可新增口服複合維生素製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