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通過教育案例的寫作,不僅可以讓 我為中心轉變成為以生為中心,而且還可以促進教師自我反思能力的形成,練就教師的教育智慧。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案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案例介紹: 樑某,男, 12歲,小學六年級學生。打從他進小學起就不斷有家長來學校找我要求不挨著他坐,原因就是他從學前班起行為習慣太差,打人、偷摸別人的東西等。父母離異、孩子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覺得孩子可憐對孩子百般溺愛。爺爺有心臟病、奶奶整天忙於社群老年工作,對孩子不做作業行為時管時不管,方法也存在問題,對待孩子的態度只說不導,經常埋怨孩子不用功,但是又不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

  二、案例分析:

  該生缺少父母的愛,渴望引起別人重視,乏自信心、意志薄弱,長期用偷小摸行為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1、自卑心理

  大部分學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學生由於長期的失敗經歷,經常遭到批評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便產生自卑心理,可是他們又非常害怕別人對

  自己冷嘲熱諷,就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經過觀察,我發現樑某頭腦靈活,但上課經常在下面偷偷玩玩具,下課也和成績差的同學一起玩。他學習習慣很差,作業亂做亂畫,早晨經常遲到。

  2、偷拿成性

  學生道德意識缺乏,法制觀念淡薄。認為偷東西不是偷,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用時方便一些而已;有同學是因為偷東西成功很有成就感,為了刺激而偷,有的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偷東西小的時候是不曉得,長大了家長也沒有注意他偷別人的東西,又不給錢給他買東西,以致他去偷別人的東西自己用。到後來有時就是為了報復成績好的同學。父母未加註意,孩子總是傾向於滿足自己的需要,偶爾的不當行為受到預設,得到強化,以後就會明知故犯,形成盜竊行為。

  3、意志薄弱,易受不良習慣影響

  有一定上進心,但不能持久,意志薄弱,易受幹憂。樑某還喜歡和低年級的一個家庭情況複雜的學生粘在一起偷拿別人的東西,犯了錯誤受到老師教育後,有時有悔改之意,但是由於他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難而退,堅持不了幾天時間便又故態復萌了。

  4、佔有慾望強烈,自我意識濃重

  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特地去做不好的事情引起老師的注意,看到別人的成績好,東西多而眼紅,於是,突然偷別人新玩具或學習用品等就成了他感興趣的事情。

  三、輔導策略

  教師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視對“問題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和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瞭解自己、認識環境,根據自身條件確立有利於個體發展的“可觸控目標”,使其能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調整自己的行為,作出明智選擇,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1、尋找根源,改善行為,增強自信

  聆聽是教師進行心理輔導的首要基本技術。教師必須多方面調查,找學生細心談話。對於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學生,教師必須客觀的對待他,而不能主觀的將學生圈定為“小偷”,教師應單獨與學生進行交談,讓學生知道偷竊是恥辱,然後瞭解他偷竊的動機,消除誘因,並告訴他小偷小摸行為被別人知道了會難以得到他人的信任,要求同學們自律。例如:樑某有一次趁大家都不在教室偷拿了同學二十元錢,我找到他後與他單獨進行交談,剛開始時他怎麼也不承認,後來經過反覆做工作,他終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把拿走的錢還了回來。我在班上說這錢是老師撿到的。讓同學們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鍛鍊與不良誘因作鬥爭的意志力。小學生往往缺乏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因此在矯正過錯行為的過程中容易受外界誘因的干擾,錯誤行為出現反覆。有偷竊習慣的孩子,在新的行為尚未鞏固時,當他看見有偷竊機會,又會“不由自主”地行竊。樑某在一次我校外出社會實踐活動時,出發前我就先告訴他“出去別去摸別人的東西”可到了目的地他卻去偷拿超市的東西,被超市逮了個正著,最後我校的倆個老師去超市購物把他帶了回來。不放棄平時的細微觀察,準確診斷出 根源所在,談心、家訪、討論,對小偷小摸行為的同學說一句話。讓小偷小摸行為的學生能知道自己的錯誤,並願意去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

  在平時,堅持對他進行正面教育,捕捉他的“閃光點”,為他樹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注意正確對待他,鼓勵他積極進取,遇到困難時要幫助他分析原因,給予幫助和指導,把受挫的自信心及早地樹立起來。在課堂上他回答對了問題我會說“樑某回答得真好啊!上課積極開動腦筋,大家為他鼓掌吧!”。班會課上,在會上,我對同學們說:“樑某這段時間進步很大,請大家為他鼓掌?” 平日裡一向受批評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師的肯定,對自已的行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較大的改善。對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學生進行矯治,必須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開始。讓他們認識到偷竊是不正確的、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價的。

  2、激勵學生,激起動力,懂得自愛。

  學生都需要進步,《學習的革命》一書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對樑某進行激勵。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樑某今天坐得真端正,聽課非常認真!”,“樑某同學„„”漸漸的,樑某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班上也有近一年太平了,可有一天課間操大家都去做操了,有幾個孩子打掃衛生做操十分鐘結束後回到班上又有兩個孩子筆袋不見了,筆袋從樑某的書包裡翻了出來,這讓我感到奇怪“當時樑某去外面做操去了,不在教室裡”,通過分析我發現是有孩子在搞惡作劇,有意栽贓樑某,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我在班上對惡作劇的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樑某:“說他是真正的男子漢,小時不懂事愛搞惡作劇,現在懂事了,是個好孩子”。因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找到生活的樂趣,又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豐富學生的生活,同時讓他們能多為別人考慮,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學生有了榮譽感,慢慢就會懂得自愛。

  3、家校溝通,促進自信。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配合。當學生出現小偷小摸行為時,教師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共同教育,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一種壓力。認識到這種行為是為家庭所不容,為學校所不許,為社會所不齒的。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教育方法,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發現孩子擁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時,一定要追查清楚。樑某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要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需要,例如孩子們隨著季節更換而買的各類玩具。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幹什麼,都要從中發現進步的地方,馬上誇獎他的閃光點,家長會上大肆對樑某進行表揚讓他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滿足,增強自信。

  四、結論

  偷竊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需要我們全面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採取所有手段、辦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內外齊抓共管,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全方位的教育體系,切實解決小學生小偷小摸的行為,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幫人。通過五年的教育樑某改正了這一行為習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任重道遠的任務,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上,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她們成為合格的健康的人!

  篇2

  基本情況: 奇奇,調皮淘氣中透著可愛,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無持續性,自我約束力差,課堂上沒有老師的叮囑是從來不聽講的,有時還情不自禁地大聲說話,我行我素,愛惹事生非,許多同學是他的“獵物”,經常受到他地攻擊。但我觀察瞭解,這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是有意而為之。有些時候,這孩子不自覺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為,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屬於多動症。

  具體表現:

  1、不管是什麼時候,即使是很嚴肅的時候,他總是自言自語的在說話,好像周圍什麼也沒有,自己陶醉於自己的天地中。

  2、對學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視無睹,從來不戴紅領巾、小黃帽,不參加學校的一切活動。

  3、上課經常傻笑,嚴重影響教學秩序。

  4、經常打人、罵人,常常把同學的本子和書撕壞。

  5、作業幾乎布鞋,即使是寫也是一塌糊塗

  教學背景: 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孩子是母親的全部精神寄託,對孩子太過溺愛,一切滿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較任性,在家根本不聽媽媽的話,母親感到束手無策。現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學後丟下書包就到附近的商場玩,直到商場關門。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環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縱、天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問題是從童年的家庭成員關係的覺察開始的,父母分離對他造成很大傷害。從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愛護,使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視,因此想方設法搞一些惡作劇引起大家的重視。但由於經常犯錯誤,經常受到大家的指責批評,使他變得更加頑固不化,更加放肆。

  採取的措施:

  ***1***與老師交朋友。老師經常給於關愛,使他感受到老師沒有拋棄他。課後從生活上給於關心,沒有本子給他買;雨天給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和比較活潑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讓他感受到班級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溫暖感。

  ***2*** 持續、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表揚、鼓勵。培養他完成作業的自覺性。 運用表揚、鼓勵的語氣激勵孩子,並採用“獎星制”,持續、不斷地表揚、激勵,培養孩子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逐漸讓他改掉作業拖沓的毛病。

  ***3*** 與家長聯絡,交換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長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同時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與家長一齊商量對策,通過正常的途徑,採用有效的手法積極予以治療,以輔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並且做到定期與家長聯絡,及時的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指導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轉化工作。

  教育啟示:這個案例,使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啟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對問題兒童有更多的關愛、呵護,不能訓斥、指責,一棒子打死。老師要用愛心去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細心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溫暖的環境中成長。經過我的努力,以及他媽媽的幫助,行為終於有所收斂,約束力有所增強,但時常還會犯毛病。我想這也是正常的。外國一位哲學家曾有一個木桶理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個木桶,當你倒進水後,水會從最短的木板處流出來。中國也有一句話“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是呀,一個班級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孩子,只有我們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心每一個孩子,相信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的方法的。

  篇3

  一、個案情況

  我班有一個叫XXX的男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可是他的性格卻特別暴躁,有時為了一件小事或者是同學不經意的的一句話,就能引發他做出令人難以想象的舉動,例如:一次班內的小競賽,由於自己的小失誤與百分擦肩而過,當看到別人獲滿分時他立刻用手將自己的試卷揉作一團,咬著牙、氣得渾身發抖,還有如果在科任課上老師表揚了哪位同學,他就會想盡辦法找那個人的毛病,類似的例子很多,就是說他總認為自己比誰都好,也根本接受不了別人比他強,在任何時刻想到的唯一報復方法就是“打”“罵”,隨意頂撞老師,每天看到他的面部表情總是氣哄哄地,讓大家敢怒而不敢言,都漸漸地疏遠他。

  二、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

  1、家庭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父母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送他參加了很多課外輔導班,他的奶奶對他要求也非常嚴,遇到成績不理想,家長只會訓斥,缺少溝通,導致問題越積越多。

  2、學校影響: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在以前的學習中,一些不良的習慣和做法,老師只要通知家長,便會引發一頓不問任何緣由的打罵訓斥,造成思維扭曲。因為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幫助,缺少耐心地與他溝通。而他又特別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師的讚美。造成他與老師對著幹,有牴觸情緒,聽不進老師的批評,使學校對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實處。

  三、輔導過程及效果

  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微的任務。” 因此在開學初,我就及時的與他的家長取得聯絡,瞭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現,及他與父母相處的關係,同時也希望家長對他多一些關心,能多與他交流。

  平時也不定期的與家長溝通,儘可能的瞭解在家裡的一些小的進步,同時也把他在學校好的有進步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使家長對他的教育也更有信心,同時也聽一聽家長的心聲,融洽老師與家長、學生的關係。

  2、班主任、任課老師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對一個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情,課任老師也要在自己的課堂中滲透德育。在課餘時間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主動去關心他,拉進和他的心理距離。在與他的談話中給他講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讓他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要學會用放大鏡看別人的優點,用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取長補短,同時與科任教師取得聯絡,介紹他的一些情況,爭取得到他們的幫助。

  發現問題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經驗,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讚美,逐步幫助他克服逆反心理。每個教師要依據他的個性心理特點,為他提供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我的努力效果不錯,發現他漸漸地愛上了這個集體,也經常能從他的嘴裡聽到誇獎班裡其他同學的聲音,遇到別人不會的問題他也會細心地給與講解,臉上少了原有的敵意,恢復了孩子應有的可愛。很多老師和同學們對於他的變化都感到驚訝,多次向我探討其變化的原因。

  看到他的變化,我從心裡感到高興。我針對他學習好這一獨特的優勢讓他擔任班級裡的學習委員,他擔心同學們不會聽他的,我鼓勵他說: “老師相信憑你的智慧一定會把工作做好,大家也會信服你的。”同時我指出他身上的很多優點增加他的自信,並告訴他同學們都非常羨慕他不僅英語成績好,而且數學、語文 也同樣優秀。 如果你主動和同學們交往,敞開心胸遇事大度些,大家一定會更瞭解你,從而增進彼此的友情。自從這次談話後,他工作特別認真,在每天中午的英語學習時間,都會提前向老師瞭解要學的內容,組織大家學習、對發音不準的同學及時糾正,博得了大家的信任。

  另外,在一次體育課上,他不小心把同學的眼鏡弄壞了,在我的幫助下這件事非常圓滿地解決了,第二天他高興地對我說,他真沒想到自己沒有捱打。聽後我不由得反思,作為家長又怎能在任何情況下都用武力來解決呢?況且孩子在一起勢必會引發許多紛爭,所以在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也應相對地提高自身的素質,處處為孩子做典範,這樣才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