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壞習慣最傷老人胃你有嗎
胃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它不健康,我們身體也不會好,那麼生活中哪些人易得胃病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五個壞習慣最傷老人胃,一起來了解吧。
五個壞習慣最傷老人胃
吃飽就動
很多老人把“飯後百步走”理解為飯後立刻百步走,實際應該是飯後半小時百步走。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必須保證有充足的血液供應進行初步消化。如果吃飽就動,一部分血液會供應運動系統,破壞胃的正常消化。而飯後休息30分鐘再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胃下垂的老人,飯後非但不能散步,還應先平臥10分鐘。
飯後喝茶
飯後一杯濃茶是很多老人多年的習慣,此舉同樣傷胃。飯後立刻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吸收。茶葉的茶鹼,會干擾蛋白質、微量元素的吸收。正確的做法是,飯後一小時再喝茶,且沖泡不應太濃。
飯前服藥
對需要長期服藥的老人來說,要留心服藥時間。一些常用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胃腸有明顯的刺激,長期飯前服用會損傷胃黏膜;有些藥物,如胃酶片、澱粉酶等需要和食物一起服,才可及時且最大地發揮助消化作用,也不易在飯前服用。
適合飯前服用的大多是,對胃無刺激性的藥物、助消化藥物如食母生、胃蛋白酶等;或者是需要在胃腸道局部發揮治療作用的藥物,如收斂藥、吸附藥、利膽藥等。
吃剩飯菜
大部分老人都很節約,剩飯剩菜不捨得丟掉,但如果長期吃剩飯菜,不僅傷胃,還有食物中毒的風險。因此,建議老人要每餐少做一點,保證餐餐吃新鮮飯菜。
懶得咀嚼
有很多老人因為牙口不好,咀嚼困難而“囫圇吞棗”,此舉對老人十分有害。老人食管內壁的彈性弱,不能適應突然擠壓,嚴重時食道可能被撐脹破裂,因此老人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食物咀嚼得越細,就越能減輕胃腸負擔。
4個細節幫你養出健康胃
細節一:良好的飲食習慣:要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定時定量,規律進食,這樣有利於消化腺的規律運作;進食的溫度也要控制好,不要太燙但是也不要太涼;充分咀嚼食物,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及粗糧等含粗纖維太多的食物;禁忌辛辣的食物。
細節二: 時刻關注自己的胃:對於有慢性胃炎的人來說,出現胃部不適要重視,不要有僥倖的想法,平時常備些胃藥,出現胃脹、胃痛、燒心、噁心等慢性胃炎的症狀時,可服用一些含有白芍、白芨、甘草、茯苓等成分的中成藥,可散瘀,緩急止痛,溫和護胃,或者直接服用中成藥葵花胃康靈。最好可以按時做胃部檢查,重視胃部健康。
細節三:保持積極樂觀的好心態:切忌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憂鬱,胃對情緒的反應十分敏感,焦慮及過度疲勞會引起胃功能紊亂及胃粘膜病變。胃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
細節四:適量運動:鍛鍊身體很重要,可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但也需適量。
老人養胃的生活習慣
①少食高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以及捲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②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裡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③改變狼吞虎嚥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帶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④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製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⑤注意鍛鍊身體。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而且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⑥適度補充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並非只會導致腹脹———有時恰恰相反,反而有減輕腹脹之效,特別是在攝入高脂食物後。這是因為,高脂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腸胃裡逗留時間也往往較長,而一旦有纖維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