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價值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佈滿鱗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在科學研究領域上蛇類貢獻的價值,歡迎閱讀參考。

  蛇類在數學和高科技方面的價值

  蛇類可供少年科技館***動物園***和博物館陳列展覽,進行現場的科普教育,供人類更好地研究蛇類的起源與進化,給辯證唯物主義提供崇尚自然科學的基礎,讓人們在閒暇之餘很輕鬆地“走進蛇的王國,瞭解蛇的世界”等一系列的有益活動,幫助人們瞭解動物世界,增強保護蛇類的意識。

  另外,蛇類還是生物學中不可缺少的實驗動物。眾所周知,蛇毒中含有多種有益的蛋白酶,這對於利用蛇毒中的某些酶類來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如核酸和蛋白質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資源。

  日本的著名機器人研製專家梅谷陽二,汲取了蛇類在運動中的爬行和纏繞這兩種功能,研製出了“蛇形機器人”。它可以輕鬆自如地代人探視和檢測危險性大、管道長而曲折,用通常機器人無法完成的工作;還可穿行於管道網繁雜的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若將“蛇形機器人”微型化後用在醫學領域上,可以匯入人體內,不僅能觀察到內部情況,還可以在不開啟腹腔的情況下讓它做外科手術。

  蛇類在地震的預測預報上的價值

  因為蛇類對於空氣中的氣壓、溫度變化以及地震波極為敏感,在地震發生前,地殼內部會引起不少變化。由於地殼內部的急劇運動,地波顯著升高,會使冬眠的蛇突然復甦,或盤蜷在窩內的蛇傾巢而出的異常現象。蛇類的這些異常反應出現於震前1~2天左右,可以及時幫助人類從蛇的異常反應中獲得可能會發生地震的資訊,以便有關部門快速做出準確的預報,從而把損失降到最低。地震學家還依據蛇類的這些異常反應,研製出精密的儀器作地震監測,現已投入到地震的預測預報工作中。

  蛇類在氣象預報上的價值

  氣象是多變的,即時性、區域性性都比較強,特別是特殊環境下的小氣候,有時卻難以準確地攝入到大範圍的氣象預報中去。而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運用蛇類的種種異常反應對當地的天氣變化進行預測,往往能對當地的小氣候有準確的預報。

  俗語說,“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水蛇盤柴頭,地下大雨流”。這些都是利用蛇類的異常反應作出的預報。因蛇在氣溫、氣壓和大氣溫度等有異常變化時,蛇能靈敏的感知並能做出反應,人們據此可以預測氣候上的變化,及早的安排好農事或出行。

  蛇類在仿生學上的價值

  由於蛇類的體形、構造、生理功能、運動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有些發明家從中受到啟迪,發明了許多高科技產品,如飛機、潛艇、火車、拖船等流線型的設計,就是從蛇的形態、構造中得到啟示的。響尾蛇導彈的問世,也是軍事科學家根據響尾蛇頰窩的“熱探測器”原理,即對於溫差極為敏感的原理而發明創造的;還有跟蹤噴氣式飛機噴射出的熱氣流,能準確無誤地集中目標,都是從響尾蛇可感受紅外線的敏感器官——頰窩的啟迪而研製成功的。此類蛇有響尾蛇、五步蛇、蝮蛇和竹葉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