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讀譜的重要性

  讀譜,對於初學音樂的孩子,是入門教育。從開始知道各種音符,到分辨不同譜表位置上的各種音符名稱,音符和休止符所表示的時值等等.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在讀譜的過程中,常常會碰到兩隻“攔路虎”,一是“粗心”,二是“怕困難”。讀譜的過程實際上是培養孩子增強毅力的過程,由於讀譜上的不嚴格,常常影響了孩子們音樂上的發展。僅以如下三方面為例,談談準確讀譜的重要性。

  指法

  初學古箏,儘管所彈樂曲很淺,但須養成嚴格按譜上指法去練的習慣,這些指法是前人科學地、有根據地制定的。好的指法符合自然生理條件,能順利地彈奏音樂樂句。

  孩子們經常不注意練習曲或樂曲中那些指法,找不著規律,隨意彈奏,嚴重時經常造成彈奏中斷,結結巴巴。

  休止符

  孩子們在彈奏中往往把休止符“吃”掉了,要知道音樂語言是由音和休止符這兩大基本要素所組成,但在一些孩子的眼裡似乎音樂只是從音符中產生,而休止符是可有可無的,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休止符,是音樂整體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很大。有時它能增強樂曲的緊張度,有時卻意味著暫時的沉默,有時則是音響的間歇而不是運動的終止。

  所以希望孩子們一定要把各種休止符,如全休止符、四分音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等認識清楚。在樂曲進行中出現的休止符無論是表現間歇、中斷、休息……都應認識到是音樂整體中的一部分。並要用耳朵聽到這些休止符的作用。

  節奏和節拍

  常聽老師評論學生的演奏“彈的節奏不穩,拍子不準”、“樂曲表現太板”、“情緒不生動”……這些缺點除了對樂曲性質本身理解不深外,主要是對節奏和節拍的有關知識和它們在樂曲中所起的作用和特點理解不夠,掌握不好所致。

  因此當我們讀譜時,必須要認真研究作品的性質,結合音樂,找到準確的、富於彈性的節奏規律。

  古箏練習三字經

  練習前要做到"三好"

  1.人坐好

  坐的姿勢;

  琴凳的高度;

  腳跟著地;

  琴凳與古箏的距離。

  2.手放好

  手型的把握;

  手腕的高度;

  手指的發力點;

  手指的“癟”與“摳”。

  3.心想好

  音***音樂的旋律***;

  節奏***節拍的速度***;

  指法***樂譜的要求***;

  默唱***樂曲的主旋律***。

  練習時要做到“三對”

  1.音符對

  音要彈對是第一位的,音如果不對一切都談不上了。

  2.節奏對

  節奏要對也是非常重要的,萬物都是按一定規律的節奏而存在,節奏是最基本的音樂要素。節奏對的要點:注意拍號;節奏穩、準;音符、休止符的時值;節拍器的運用。

  3.指法對

  指法的正確往往不被重視,想用什麼手指就用什麼手指,這種練習往往效果不佳,應該經過研究並確定一種準確而又合理的指法,始終如一的練習。

  練習中要做到“三要”

  1.要分段

  任何作品都會有若干個存在技術難點的段落,有目的、有重點的分段練習比一遍一遍從頭至尾的練習效率高。

  分段的方式與原則:

  ***1***曲式

  ***2***每段不同的處理要求

  ***3***技術型別

  ***4***技術難點

  2.要慢練

  慢練的要點:用適當的速度。

  3.要唱譜

  唱譜的八大好處:

  ***1***音準

  ***2***節奏準

  ***3***學習作品快

  ***4***發現問題與改正錯誤快

  ***5***樂感好

  ***6***思想集中

  ***7***背譜快

  ***8***完整性好